非洲國家都很窮?
在談到非洲時,貧窮和飢餓是人們首先想到的字眼。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有23個在非洲,但是非洲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貧困。南非就是一個富裕國家,它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比利時和瑞典。
在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坦桑尼亞的首都達累斯薩拉姆,都能感覺到非洲現代化和商業繁華的一面,這些城市有不少外形設計現代且裝飾漂亮的大樓。
上世紀80年代,許多非洲國家曾經“過得很好”。如以石油、錳、鈾和木材作為國民經濟四大支柱的加蓬,1985年人均GDP就已達3177美元。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利比亞1985年的人均GNP甚至達5000多美元,在當時居全球第28位。后來隨著石油價格下降等原因,部分國家開始“家道中落”。
非洲很熱不宜居住?
提到非洲,人們想到的是全年炎熱的氣候,甚至可能是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大陸。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在氣候方面,非洲屬於熱帶大陸,但並非高溫大陸。個別國家如納米比亞存在著春夏秋冬之分,少數國家僅分冬季和夏季兩個季節,但更多的國家一年隻分為雨季和旱季。
被赤道橫穿的非洲大陸上的國家共有5個,自東向西分別為:肯尼亞、烏干達、剛果(金)、剛果(布)和加蓬。這些國家,天氣相當涼爽,溫度大多維持在二十多攝氏度左右,終年如春。
非洲大陸溫度最高、最炎熱的地方在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區。而位於撒哈拉以南包括赤道線上的廣大非洲國家的溫度常年在20℃∼30℃之間,氣候溫宜,風光秀麗,果香蜜甜,資源豐富,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非洲都由酋長統治?
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中的非洲,總有一批神秘莫測的統治者——酋長。但事實上,在許多非洲國家裡,實際上存在著兩套權力機構:一套是現代國家的管理機關,從中央到地方分別由總統、省長、縣長、鄉長等官員實施管理﹔另一套則是傳統權力系統,主要存在於有酋長領地的廣闊的農村。
酋長制度最初是從原始的氏族制度演變而來。時至今日,酋長制度在黑非洲(泛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仍廣泛存在,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裡,正朝著衰落和解體的方向悄悄演變。
野生動物到處漫游?
非洲擁有大量的野生動物這一點是真的。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幾英裡處,就有犀牛在那裡吃草,而在南非的高爾夫球場上,會有危險的鱷魚。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非洲的野生動物是局限在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可能會在南部非洲的公路邊看到奇怪的鴕鳥和狒狒,但大象、長頸鹿、獅子和水牛不會隨便在城鎮或郊區漫游。
非洲都是黑色人種?
不少人認為非洲人都是黑人。事實上,非洲現有人口近8億,由於歷史上的地區性遷移和人種融合,民族結構十分復雜。
若按膚色劃分,可分為:黑色人種的非洲黑人(主要是住在撒哈拉以南的廣大地區,約佔非洲總人口的70%以上)﹔白色人種的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西撒哈拉)﹔黃色人種的馬達加斯加人(主要居住在馬達加斯加島上)。
由於歷史的原因,許多國家已成為多民族、多人種、多宗教的國家,黑、白、黃及混血人種尋常可見。(記者 韓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