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焦瑩 特約通訊員/黃振生 石建華)英德市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以創建等級幼兒園為抓手,加大閑置小學改造村級幼兒園力度。通過對57所閑置小學的改造,解決了6130名農村幼兒入學難問題,受到當地農民群眾稱贊。
變“廢”為寶 閑置校舍成村幼兒園
麻雀小學撤並后,英德大批的村級教學樓成了閑置房。如何將其“盤活”,成了英德市教育部門考慮最多的問題。另一方面,該市的農村又面臨著留守兒童多的問題,留守幼兒的學前教育急盼解決。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英德市急群眾之所急,提出以村級幼兒園建設為重點,以創建等級幼兒園為抓手,加快學前教育發展,著力解決農村幼兒就近入學難問題。該市按照“合理布局、提升改造、方便群眾”的原則,通過科學論証,充分考慮城鎮化建設進程、學齡人口變化等,在廣泛征求當地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在常住人口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均建一所村級規范化幼兒園”的目標計劃,重點對規模較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被撤並閑置校舍進行規劃改造,著力讓老百姓的子女“有園上”、“上好園”,就近入園。
投入3000萬元 高標准進行建設改造
該市按照規范化幼兒園建設的要求,累計投入建設改造資金達3222.4萬元,對村級閑置校舍進行高標准改造,設置有活動室、寢室、興趣活動室等,對室外活動場地進行綠化,配齊生活設施和教學設備,包括盥洗衛生用具、桌椅、玩具架、必要電教設備。配備各類保教理論與實踐書籍、教師用書、教學圖片、幼兒操作材料和幼兒圖書等。同時,不斷增加政府購買服務人員,優化幼兒園師資配置,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按標准設置班額,小班、中班、大班分別不超過25人、30人、35人。目前,村級公辦園由原來的4所增至現在的79所,開設班數205個,招收幼兒6130人。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