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市民在杭州車管所機動車登記服務站選取車牌號。 新華社發
這幾日,杭州人有點慌亂,有點“瘋狂”。
24日晚,“限牌”的風聲四起,杭州市幾乎所有的汽車4S店都被擠爆,通宵營業,熱鬧如同菜市場﹔同時大量新車被調往杭州。一夜的“我為車狂”之后,仍然有許多人未能將新車牌照收入囊中。
25日晚7點,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自3月26日零時起,杭州將在全市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對本市行政區域內小客車實行增量配額指標管理,增量指標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
其實早自2011年,關於杭州要限車牌的傳聞就一直未斷,官方幾次辟謠。如今消息塵埃落定,依舊讓許多人措手不及。
1、限牌背后的無奈
根據相關規定,杭州此次“限牌”增量指標以12個月為一個配置周期,每個周期的配置額度為8萬個,按月分配,並按照8:2的比例配置,即:每個配置周期內,以搖號方式配置的增量指標為6.4萬個,以競價方式配置的增量指標為1.6萬個。競價採取網上報價的方式進行,每個競價指標設保留價1萬元,不設最高限價。
為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自2014年3月26日零時起至2014年4月25日24時止,杭州暫停辦理小客車的注冊、轉移及轉入本市的變更登記。
如此,繼北京、上海、廣州以及天津和貴陽之后,杭州成為國內第6個限制機動車上牌照的城市。
限牌的背后是諸多無奈。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2月底,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59.8萬輛,過去一年淨增27.6萬輛,年增長率達12.17%,機動車保有量位居全國36個大城市的第7位。
路還是那些路,但車卻在急劇增長,致使城市道路“堵不堪言”。杭州市交通擁堵指數平台數據顯示,2013年杭州交通擁堵指數為“8”以上(嚴重擁堵)的天數達35天,全年市區早晚高峰平均車速低於國際擁堵警戒線每小時20公裡。
機動車保有量的急劇增長也加劇了城市環境污染。2013年杭州市先后有5次大范圍嚴重霧霾天氣。相關研究顯示,杭州市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PM2.5(細顆粒物)的“貢獻率”達39.5%。
“2011年10月杭州實施了‘錯峰限行’措施,也因為這兩年車輛的快速增長,限行的實際效果被逐步填平。”杭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稱。
隨后在2012年11月24日,歷經10年謀劃、5年建設的杭州地鐵1號線開通時,浙江省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程也宣布啟動,5年治堵攻堅戰正式打響。
2、車市亦喜亦憂
此前,與治堵和環保行動相隨的“限牌”傳言幾度興起,盡管相關部門數次出面辟謠澄清,還是讓不少民眾驚慌,許多人的購車計劃提前了,車市持續升溫。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杭州主城區機動車上牌量達到16.5萬輛,相比前年增長近20%。就在限牌傳言盛行的去年7月和12月,杭州主城區的上牌量達到了1.94萬輛和2.09萬輛,創下歷史新高。
針對春節后的購車熱潮,2月17日,杭州市交警部門公開表示,尚未接到關於限牌的通知,但人們的焦慮沒有因此減輕。今年1到2月,杭州市汽車營銷企業實現汽車類零售額124.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8%。據當地媒體調查報道,此前杭州有人一口氣購下100多輛車,有意用買車來囤牌。
25日當晚,消息板上釘釘后,大量市民涌入杭州各大汽車店,許多銷售商早已打出通宵營業的招牌,一些門店就連樣品車也被顧客購走。
浙江友通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雲峰表示,25日零售和大客戶的購車數,是往常3個月的總數,直到過了夜裡12點,人流量才開始減少。當晚門店出動了所有的工作人員,甚至還叫來周邊城市兄弟店的銷售人員幫忙。據他分析,限牌之后,杭州新車市場將有所調整,一些低端車輛的銷售或將受嚴重影響,而中高端車輛則更受消費者青睞。
“參照京廣津等城市在限牌之后出現的變化,我預計接下來在二手車市場中,3年以內、行程在5萬公裡以內的車輛會相對緊俏,而5年以上等車輛會更加難以銷售。而近段時間由於政策不明朗,杭州整個車市將面臨觀望期和過渡期,成交量肯定會受到影響。”浙江元通二手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胡含彬說。
當晚,記者聯系銷售二手汽車的傅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手中的二手車在近段時間銷售情況火爆,就連平時無人問津的破面包車也被人買走了。他表示,接下來由於杭州將暫停辦理小客車的注冊、轉移等業務,整個二手車市場將面臨為期一個月的“冰凍期”。他甚至擔心,經過多輪限牌風波,購買力會被徹底透支,淡季或將持續幾個月。
3、不要通了路卻堵了心
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每次限牌傳聞一發酵,不少汽車銷售門店就趁機造勢,相關部門總會出面辟謠。有網友總結,在25日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之前,相關部門通過媒體辟謠就達11次,面對媒體和民眾的頻頻追問,杭州市相關部門始終三緘其口,輿論深陷謠言和辟謠的怪圈。
而在限牌前夕,一份與25日發布會材料如出一轍的“新聞通稿”曝光,該通稿清晰地寫明限牌時間,並附有詳細措施,一時間在網絡上被瘋狂轉載。就在杭州市政府宣布該消息的當天,有汽車4S店給客戶群發短信稱,杭州26日零點起將限購,請趕緊購車。針對提前“泄密”,杭州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政府將全面追查消息泄露的原因。
面對政府突然發布的消息,有網友憤憤不平:“多次‘狼’來了,讓百姓模糊了視線、車市亂了章法,也讓政府信譽受損!面對瘋搶的局面和限牌后的種種問題,杭州,你欠一個承諾,更欠一個解釋!”
杭州本土作家路曉雅對看似“空降式”的限牌做法表示理解,她說:“由於限購一事太過敏感,如今消息提前幾小時流出,就已造成公眾搶購汽車,過於提前宣布,搶購將更加嚴重,客觀上又增加了治堵的難度。”
但仍有新聞界人士認為,作為國家行政機關,杭州市政府不應以公信力為代價。其實限牌沒什麼大不了,相反,態度越是曖昧,才越折騰人。
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郁建興教授看來,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方式有很多,限牌措施的出台,固然能在短時間內降低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但歸根到底,並非為了限牌而限牌,政府應該加強公共交通的管理和建設。
“一座城市隻有把公共服務和准公共服務做到位了,公眾出行自然會選擇公共交通,到那時,其實限牌和不限牌都是一樣的。在我看來,杭州市當前交通擁堵,車輛多是主要原因,但杭州一些道路規劃不當和城市總體布局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限牌之后,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去考慮和完善。”郁建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