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都“大城市病”的日益加劇,政府對北京發展和管理提出新要求,“京津冀一體化”納入國家戰略體系以及一大批行政審批權下放,使得“央企總部遷離北京”的言論持續發酵。
23日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最近中央已經明確從首都剝離一些非首都職能的人群,中央企業將首當其沖。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主動與央企加強聯系,做好落戶准備。對此,有專家表示,首都功能疏解是要動真格的了。
意見不一外遷難度大
近日,關於央企總部遷離北京的議論再度升溫,有官員稱,“一些非關鍵性、局級央企的總部沒有必要全設在北京,如果中央決策遷走20家央企總部,可以為北京減少50萬人”。
“這不太可能。”一位化工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真的遷出會涉及很多人員,家屬如何安置,去政府部門辦事也不方便了,涉及土地,財政、稅收、信貸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外遷后企業效率反而降低了,就沒有多大意義。
“聽過這種說法,中央下決心動的話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央企畢竟是共和國長子。”中國能建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隻要給政策遷哪不重要,如果企業能夠真正走入市場,其實總部在哪裡都沒關系。
作為國企搬遷的表率,首鋼宣傳部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首鋼與其它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進行了國內外沒有先例的大型鋼鐵企業的搬遷調整,這是涉及國家、地方、企業、職工利益的復雜系統工程,搬遷工作於兩年前已基本完成。對於其它央企總部的搬遷,該人士指出,由於性質不一樣,不好評論。總之,搬遷工作是一件非常復雜和困難的事情。
“對於首鋼來說搬遷使首鋼在面臨巨大挑戰的同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該人士稱,首鋼的搬遷有利於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解決環境保護問題,促進華北和環渤海地區鋼鐵布局調整,為我國中心城市鋼鐵企業搬遷調整探索經驗。同時,這有利於提高我國鋼鐵工業國際競爭力,為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供示范。
此外,用高新技術改造鋼鐵業,向北京以外的地區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可以解決首鋼壓產帶來的富余人員安置、企業競爭力下降、社會不穩定等一系列困難和問題,確保首鋼和首都的安定穩定,從根本上實現首鋼工藝升級、產品換代,同時帶動非鋼產業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首鋼的綜合競爭力。
央企去哪兒?
對於央企總部到底該不該遷離北京的爭論,鳳凰網近期發起了一項民意調查,有63407人參與了此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40.42%的人認為北京最應先疏解的企業是央企總部,30.69%的人認為,化工等“三高”企業和制造企業應遷出北京。57.33%的人認為,央企總部遷出北京能夠減少人口壓力。35.55%的人認為,非關國家經濟命脈的央企總部可以遷出。而認為央企總部就應該留在首都的僅有5.07%。
企業總部的搬遷是大勢所趨,能夠緩解北京的壓力,並帶動落后區域的發展。”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瑞對記者表示,央企外遷是一件復雜的工程,跟首鋼搬遷不是一個道理。首鋼是從總公司到生產車間都在北京,其搬遷是主要是由於空氣污染,目前在北京的央企總部絕大多數是企業的研發和行政決策中心,其搬遷純粹是為了塑造北京的城市功能,因此不能把首鋼的搬遷與其它央企總部的搬遷等同。
劉瑞認為,從根本上來解決北京的問題,行政中心的搬遷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根據國際經驗,首都的功能調整首先是政府行政功能的轉移,然后才是商業功能的分流,否則對於企業來說是一種成本比較高的搬遷行為。
“企業外遷實際上不應叫外遷應該叫轉移,北京產業轉移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已經到了必須做的時間節點。”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總監陳智國對記者表示,從企業的意願來看,基於成本的選擇,傳統產業、中關村的科技型企業,環保類產業為尋求更低成本需求,有轉移的意願,而特色資源產業,如新能源企業更願意接近原料產地,基於企業主動布局的因素,也會考慮遷移。
“在轉移過程中應轉變一個觀念,京津冀不是分蛋糕,而是把蛋糕做大。”陳智國表示,從國家層面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三個增長點,但京津冀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以經濟規模為導向,而是以創新為導向,應該創造環境催生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企業,這就要靠三地發揮比較優勢,北京拿出國際平台、天津拿出配套優勢、河北拿出成本優勢,三地聯手,創造最有的創新增長點。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定位和規劃,要警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應做好理性安排。轉移企業應做前端需求調研,政府來幫助協調,要解決好政府稅收問題,利益博弈問題,這樣企業才沒有后顧之憂。另外,要盡量幫助當地政府營造一個跟中關村類似的企業環境,包括金融、服務、財稅、行政效率等問題。
“造好梧桐樹,才能讓鳥飛過來。”一位從事招商引資的人士表示,目前保定、承德、張家口、廊坊、武清還有東麗,都專門成立了小組,研究怎麼造好這個“鳥籠子”,在基礎設施、配套政策、產業的微配套等方面建設京津一體化的產業新城,承接北京技術人才和企業轉移。
在轉移過程當中,政府要幫助企業升級,幫助企業擁有核心競爭力,這才是最應該做的。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杉同時認為,央企總部搬遷,應該作為經濟戰略來探討,不能局限於京津冀區域發展。北京央企集中更多出於政治因素,應將央企分類轉移到產業相關集中地區,如將中石油遷到大慶,將中石化遷到蘭州,讓其保留石油企業根脈,也帶動中西部經濟發展。
京津冀自貿區規劃或近期出台
目前關於京津冀自貿區規劃有兩種思路,一種是京津冀自貿區方案吸收合並天津自貿區與河北自貿區方案,另一種是天津自貿區與河北自貿區方案同時獲批。
記者日前獲悉,京津冀協同發展相關自貿區規劃有望近期出台。專家分析,京津冀自貿區的“主戰場”很可能在京唐港和曹妃甸,與之相關的諸多實質性政策措施有望在未來兩個月陸續落地。京唐港和曹妃甸可能享受諸多政策紅利,例如,首鋼二期工程有望啟動、曹妃甸港口碼頭有望成為貨物碼頭、一批千億元級別的央企有望入駐。
目前關於京津冀自貿區規劃有兩種思路,一種是京津冀自貿區方案吸收合並天津自貿區與河北自貿區方案,另一種是天津自貿區與河北自貿區方案同時獲批。如果前一種思路落實,京津冀自貿區將以河北為腹地、以京津為核心,吸收合並已上報的天津自貿區主要內容,即以融資租賃為重點為實體經濟服務,把天津自貿區、京唐港和曹妃甸連成一體。這種思路不僅會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還解決了單一自貿區體量不足的問題。
京唐港和曹妃甸將在京津冀自貿區中佔據重要位置,在功能上區別於天津自貿區,將以鐵礦石、石油、天然氣、煤炭、糧食和木材等大宗物資為主,致力於打造服務環渤海地區的大宗進出口物資集散中心,逐步爭取對鐵礦石等大宗物資定價的發言權,與天津自貿區實現功能互補。
京津冀“自貿區”資金癲狂的下一興奮點
“京津冀概念是我們追逐的焦點。”基金經理錢明(化名)3月21日告訴記者。繼保定“副中心”之說見諸媒體后,不論真假,開始有更多機構大手筆布局京津冀板塊。
大家預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政策出台前,相關的任何消息都有可能導致資金癲狂。“下一波熱炒很可能來自京津冀”自貿區“。”錢明透露,只是目前尚無法得知該“自貿區”籌建情況和推出時間。
從記者近日調研的情況來看,相關部門正在對京津冀“自貿區”進行可行性研究,並爭取盡快出台。
“投資客”現身保定
“不論你信不信保定做”副中心“,到保定投資沒錯你一定要信。”這是記者3月20日趕往河北省保定市途中看到的一句廣告語。3月的保定春寒料峭,但保定的樓市、車市已是一派火熱。
在保定市北區的一個售樓處,前來看房的人絡繹不絕。“一上午賣了六七套房。”該售樓處銷售員小張告訴記者,最近買房的人明顯增多,剩下的房子沒幾套了,低價位房子早已售罄。
小張說,購房者中有一半來自北京、天津,基本上是沖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可能帶來升值潛力來買房的。該樓盤3年前開售,開盤時售價為每平方米3000多元,但並未售出幾套。現在最便宜戶型也漲到每平方米8000多元,有的戶型已超萬元,仍不夠賣。“尤其是組團購房者,很多隻能”望房興嘆“。”
在該售樓處現場,組團購房者的身影的確不少。來自北京購房團的王先生堅定認為,保定房價肯定會漲,“趁現在還沒漲起來,應該抓緊買一套。”但他表示,困於限貸,目前可能無法下手。
跟隨該看房團的某中介人士則透露,通過自己在銀行的關系可以幫王先生拿到最高70%的房貸,王先生隻要付一定的報酬即可。“目前我已經幫不少外地投資客做過該項業務。”這位中介說。
在王先生看來,解決了房子,車子問題同樣要在保定解決。他抱怨北京搖號購車政策已經讓自己放棄在北京購車的想法,在保定買車挂牌是可行之舉。
今年兩會期間,河北代表團提出京津冀“自貿區”概念,但並未提及該“自貿區”籌建情況和推出時間。這正是機構關注的焦點。不少資金已提前為京津冀“自貿區”預熱,一旦有該“自貿區”的消息,資金癲狂的畫面將會重現。
與王先生有同樣想法的北京購房者不在少數。他們打算組團購房后,再組團進軍保定車市。
“自貿區”預演新激情
保定“副中心”之說不僅激起購房、購車族的激情,更激起資金在証券市場上追逐京津冀板塊的熱情。
無論未來“副中心”是否存在,資金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癲狂的興奮點已經出現。錢明表示,此興奮點過后,會有更多機構在大手筆布局京津冀板塊。“大家預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政策出台前,與之相關的任何消息都有可能再次引爆資金的做多熱情。”
錢明在微信圈中調侃,“生逢其時,在創業板下跌的背景下,京津冀這個新概念注定成為焦點。”
在這位基金經理看來,讓資金再次為京津冀癲狂的下一個興奮點有可能來自京津冀“自貿區”的消息。
今年兩會期間,河北代表團開放日上,河北代表團提出京津冀“自貿區”概念,但並未提及該“自貿區”籌建情況和推出時間。
“這些正是我們關注的興奮點。”錢明說,不少資金已提前為京津冀“自貿區”預熱,一旦有該“自貿區”的消息,資金癲狂的畫面將會重現。
記者日前調研中了解到,相關部門正在對京津冀“自貿區”進行可行性研究,並爭取盡快出台。
“狂想曲”多點演奏
有機構人士認為,除了自貿區概念,京津冀板塊地產、交通、戶籍等概念同樣會吸引市場對該板塊的關注。
北京一位私募經理李沖(化名)表示,房地產有可能再次奏響資金狂想曲,“保定板塊炒的是未來預期,即使房價變化不大,但升值空間現在就可以展開想像。去年劉永好已在保定大舉拿地,他算是一個行事謹慎的人,按照他的邏輯投資二級市場肯定沒錯。”
李沖邊說邊打開寶碩股份K線圖,“我在3月18日這天買進,結果兩天賺了兩個漲停板。未來這樣的瘋狂還會有。”他坦言, 一開始覺得這僅僅是一個可能的題材,但經過一番了解后發現這其中大有文章。“寶碩股份去年在保定頻頻拿地,而且單價達到3000多元,這意味著在這上面開發出來的房子單價怎麼也得賣到一萬多元。”李沖說。
但有機構人士稱,根據龍虎榜數據,寶碩股份上漲背后是游資的反復炒作,如國泰君安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山路証券營業部在3月12日賣出1834766元的同時,又買進30675430.80元﹔申銀萬國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陸家嘴環路証券營業部3月14日賣出11417091.15元后,又於3月20日買進15039559.16元﹔光大証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慶春路証券營業部則在3月14日買入5152081.05元后,又於3月20日買入13261494元。
實際上,受到市場追捧的並不只是寶碩股份一家,恆天天鵝、凌雲股份、龍星化工、唐山港等包括保定板塊在內的河北板塊股票同樣受到追捧,背后的邏輯都是土地增值。
機構人士坦言,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長期主題投資機會,未來的政策會很豐富,隨時會引爆市場熱情。現在所要做的就是選好投資標的,事先埋伏,提前預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