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04: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 |
梅蓮近影 |
橫亙在中哈邊境線上的巴爾魯克山蒼郁、壯麗,而又荒僻、冷寂。
在這祖國西北邊陲的僻遠山區,有一位白衣天使,二十年如一日,翻山越嶺,救死扶傷。她叫梅蓮,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醫院副院長。
印在職工心中的長發身影
1984年,梅蓮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初中畢業就參加了工作。繁重的體力勞動之余,她上起了中醫院校函授班,煤油燈下學習中醫理論,並學會了針灸。
1987年8月,連隊裡的第六位衛生員因條件艱苦調離了。順利通過衛生部門考核的梅蓮如願成為一名基層衛生員,開始了巴爾魯克山腳下20年的行醫生涯。
梅蓮個子不高,身材削瘦,不長的頭發綰在腦后,顯得精干利落。梅蓮告訴記者:“以前是兩條大粗辮子呢,快垂到大腿了,為了給職工治病都剪了,后來再也沒留起來。”
1999年,13連老職工李其英突患鼻衄,鼻子流血不止。梅蓮先用了幾種西藥,都不見效,於是決定用中醫血余炭來治療。
血余炭,就是將人的頭發燒焦成末作藥。可處在山區的13連沒有一家理發店,怎麼辦?
梅蓮想到了自己黑亮的辮子。那年梅蓮剛三十,也是愛美的年齡,但老人的病要緊啊!梅蓮雖然心中不舍,可還是把留了多年的辮子剪掉一半,為老人治好了病。
誰知2000年,九連職工高文萍也患了鼻衄,梅蓮沒有猶豫,又把垂至腰間的辮子全剪掉,為高文萍配制了血余炭。
我知道,媽媽是個好人
翻閱梅蓮的醫療記事本,裡面寫著一連串牧民的名字:烏龍別克、魯乃衣、達肯……
在他們的名字下面,分別記錄著病情、診治用藥情況和牧民的孩子們疫苗注射情況。20多年來,梅蓮共接診7萬人次,自掏腰包為患者墊付醫療費4萬余元。
“梅醫生……在嗎?”2004年2月的一天夜裡,五星牧場的牧民圖開什的妻子帕麗達闌尾炎發作,圖開什深夜騎馬來到九連,請梅蓮去給自己的妻子看病。
圖開什的家在距離九連8公裡外的山谷裡,要翻七八道山梁,道路崎嶇難走。梅蓮想都沒想,立刻穿上大衣,背起藥箱,躍上馬背,向山谷趕去。
到圖開什家時,帕麗達捂著肚子蜷縮在床上,已經疼得說不出話來。
經過檢查,帕麗達需要送醫院進行手術治療。聽說要住院,圖開什無奈地說:“住院……沒錢,梅醫生,還是在家治療吧!”說話間,竟流下淚來。
梅蓮一夜未眠。天剛亮,她急忙騎馬回家,拿了1500元錢,塞到圖開什手中,並親自護送帕麗達到50公裡外的團部醫院做了手術。
“我生病住院時,當醫生的媽媽卻在給別人看病,但看到山裡有那麼多人需要媽媽,有那麼多人稱贊媽媽,我就知道了,媽媽是個好人。”梅蓮的小女兒月月說。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11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