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雲南森警打擊穿山甲非法貿易獲國際關注

2014年03月07日11: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雲南森警打擊穿山甲非法貿易獲國際關注

  中新網昆明3月7日電 (馬騫 鄧瑾)與象牙等明星野生動物制品的備受關注相比,社會對穿山甲保護的呼聲略顯低調。記者7日從雲南省森林公安局獲悉,為引起更廣泛地關注,該局民警周昭敏與多位專家學者合作,對穿山甲在中國的非法貿易形勢進行了分析,他們合作完成的《提升穿山甲在中國的保護》一文於3日被美國生態學會旗下期刊《生態學與環境前沿》刊發。

  “與象牙、犀牛角等明星野生動物制品背后可能存在腐敗消費不同,甲片的主要消費群體是普通群眾,他們長期以來誤把甲片當做名貴藥材。在傳統中藥中,烤制穿山甲甲片被認為是解毒和排出膿液,緩解麻痺,並刺激泌乳的功效。”周昭敏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周友兵副研究員、英國牛津大學ChrisNewman博士、DavidW.Macdonald教授合作,以雲南森林公安所查處的非法穿山甲貿易案例為例,對穿山甲在中國的非法貿易形勢進行了分析。“甲片的供不應求及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也促使了甲片價格的一路飆升,昆明市場的甲片每公斤價錢已被推升至3000多人民幣。此外,受犯罪集團壟斷影響,甲片走私入境后的價錢比在境外收購時翻了一番有余。”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穿山甲專家組估計,目前全球每年被獵捕穿山甲約10000隻,但文章認為這與實際情況可能相差甚遠。以雲南為例,雲南省森林公安局於2007年搗毀了一個收購並走私穿山甲甲片入境的犯罪團伙,涉案甲片多達20余噸,並被銷往國內的幾大中藥材市場。隨后的2010年至今,雲南森林公安在43起案件中共計查獲了2592公斤甲片(約取自5000隻穿山甲)和259隻穿山甲個體。其中,有26起案件涉及爪哇穿山甲,另有一起涉及印度穿山甲甲片。“不僅大量東南亞的穿山甲被走私到境內,其他省市的案例還發現了從非洲走私到亞洲的現象。早些時候,有相關報道稱,2009年被搗毀的一個販毒集團僅用21個月的時間就在婆羅洲島沙巴地區獵捕了22000隻穿山甲。”

  穿山甲屬所有種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其國際貿易受嚴格管制。在中國,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穿山甲繁殖能力低下,通常一胎一仔,每年一胎,非法獵捕穿山甲對穿山甲的種群繁衍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早在2003年,就有調查報告稱中國穿山甲30年來種群數量下降幅度達80%。從近年來以雲南森林公安為代表的執法部門的執法情況推測,東南亞乃至非洲的穿山甲在不斷走私進入中國,這一方面說明目前中國打擊盜獵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但也發出了國內穿山甲種群數量可能正在嚴重下滑的信號。

  “非法貿易不僅威脅到穿山甲種群繁衍,同時也帶來了其他一系列問題。走私入境的活體穿山甲已經出現引入境外蜱類寄生虫的案例。考慮到傳染性疾病對本地野生種群可能帶來的風險,原產地國外的穿山甲並不適宜在境內棲息地放生,如何處置這些穿山甲成為執法部門及野生動物救助部門的一個難題。”雲南野生動物收容拯救中心自2008年接收了326隻穿山甲,隻有98隻幸存,另外20個中國穿山甲被放生,以補充日益稀少的野生種群。同時,由於穿山甲易於捕獲,且運輸過程中非常安靜,便於秘密運輸,這給森林公安等部門帶來了一定的執法難度。

  非法穿山甲貿易不僅會造成對生態系統的功能性破壞,在把其作為食物或傳統中藥材的地區還可能引發公共健康問題,而且所涉及的經濟利益同樣巨大。文章稱,除了執法機構之間的有效合作外,加大對穿山甲保護的教育宣傳,利用現代醫藥替代甲片在中藥中的運用,不僅有利於穿山甲的保護,也有益於人們的健康。(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