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工信部向11家民營企業發放了虛擬運營商牌照。圖為顧客從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樂語通訊杭州一家營業廳門口走過。新華社發(龍巍攝)
你的手機號是哪家運營商的?今年,這個問題的答案除了移動、聯通、電信以外,可能還會有其他回答——虛擬運營商。去年12月以來,工信部分兩批向民營企業發放了移動通信業務轉售業務試點批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虛擬運營商牌照,獲得該牌照的企業達到19家。
民資進入電信業,資費會不會降低?虛擬運營商將可能提供哪些新業務,給老百姓生活帶來哪些新變化?
電信資費會降低嗎?
人們現在對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已經非常熟悉了,那麼虛擬運營商是什麼呢?
虛擬運營商,是指通過租賃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移動通信網絡,為用戶提供自有品牌通信服務的新型電信運營商。虛擬運營商向三大運營商打包租用通信時長、流量等資源,推出自己定價、自己設計的特定套餐服務。業內人士表示,虛擬運營商就像是個“二房東”,把房子從房東那裡租來,裝修包裝一下再租給租客。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介紹說,虛擬運營商與網絡運營商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前者自身沒有網絡,要通過租賃網絡來提供服務。根據試點方案,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企業,不能自建無線網、傳輸網等移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須建立客服系統,可建立業務管理平台以及計費、營賬等業務支撐系統。虛擬運營商可經營通話、短信、彩信和數據等基礎電信業務,也可以發售自有品牌手機卡、制定相關業務的零售價格,發展語音郵件等增值服務。原來電信運營商將電話卡批發給報刊亭出售,實際上也是一種虛擬運營。此次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是對電信業務的全方位開放。
據了解,工信部已核發“170”號段作為虛擬運營商的專屬號段,多家虛擬運營商正展開相關業務的籌備工作,最快將於2014年上半年推出“170”開頭的手機號碼。
手機號有了新的選擇,資費會不會更低廉?對此,曾劍秋表示,資費下降幾乎是必然。他分析說,根據國外經驗,虛擬運營商進入市場后,一般會以低資費吸引用戶。隨著用戶選擇面的擴大和競爭加劇,有望出現低價通話甚至免費通話服務。國務院日前取消電信業務資費標准審批,這也將為虛擬運營商利用資費價格手段開展業務提供有利條件。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坦言,盡管虛擬運營商的資費未來仍有一定下調空間,但由於三大運營商之間競爭激烈,以語音為代表的傳統業務資費價格下降空間已非常有限,而流量和功能性服務業務還有較大的價格調整空間。
虛擬運營商靠什麼盈利?
虛擬運營商牌照發放,讓電信資費進一步下調的概率增大。據了解,目前運營商按7折左右價格將短信、流量資費“批發”給虛擬運營商,這個價格與現行運營商資費大致相同。一方面是用戶下調資費的期待﹔另一方面是難以壓縮的資費成本,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虛擬運營商靠什麼盈利?
曾劍秋認為,除了資費問題,更值得消費者關注的是創新業務模式。虛擬運營商如果僅通過基礎運營商批發價格與自己轉售價格差來獲利,將難以獲得穩定利潤。因此,這些企業不僅會推出語音通話、短信等單純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還會將現有優勢資源整合附加,在深度加工過程中將創新服務打包提供給消費者。
近年來,隨著微信等服務的快速興起,語音通話、短信等傳統電信業務受到沖擊,將電信業的競爭帶到一個新層面。無論是三大運營商,還是虛擬運營商,隻有創新增值服務,才能在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億人,年增長率為19.1%,繼續保持上網第一大終端的地位。移動互聯網的方興未艾,為虛擬運營商推出新業務奠定了堅實的用戶基礎。
未來的手機將成為集合在線購物、手機辦公、游戲等多種服務的應用終端。陳金橋表示,進行跨界融合和業務創新,形成自己的利潤池和盈利模式,是虛擬運營商未來的方向。
如今,獲得牌照的虛擬運營商正摩拳擦掌,醞釀推出新型服務模式。通過子公司萬網志成獲得牌照的阿裡巴巴將與阿裡雲手機、手機淘寶、天貓等平台進行結合,推出更便於手機購物的服務﹔國美將分別對語音、數據以及家庭影音部分服務進行命名,致力於給消費者提供智能影音“一站式”購物解決方案。
“三分天下”的格局會改變嗎?
春節期間,由虛擬運營商引發的運營商高管離職風潮升溫,數位運營商高管加盟虛擬運營商。從對人才的爭奪開始,虛擬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以及與傳統運營商的博弈正走向深入。
目前已有19家虛擬運營商拿到牌照,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牌照的進一步發放,我國虛擬運營商數量將達到30家左右。根據國際經驗,虛擬運營商市場將是高度集中的,例如,英國虛擬運營商佔到全國市場的12%,排名前兩位的虛擬運營商則分享了8%。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虛擬運營專題團隊負責人許立東表示,國內虛擬運營商市場肯定會經歷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最終有些企業可能會出局。虛擬運營商的優勢在於提供個性化服務,而如何推出更符合用戶實際需求的服務,將對虛擬運營商構成現實考驗。
不僅虛擬運營商動作頻繁,三大運營商也分別設立獨立機構服務虛擬運營商的移動轉售業務。中國移動由市場部統一負責轉售業務,全面支持虛擬運營商﹔中國聯通成立虛擬運營商合作處,全面支撐虛擬運營商發展﹔中國電信成立轉售業務部,通過“集團一點對接,需求一點收集,業務集中管理,收入統一結算”方式來大力服務虛擬運營商。
虛擬運營商對現有行業格局帶來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認為,市場主體多元化,將使行業格局和競爭模式發生根本改變。總體上看,市場競爭由三家運營商之間的直線競合關系,轉化成多家企業之間的網狀競合關系,將會逐漸形成以聯通、電信、移動公司為合作中心的三大競爭生態圈,競爭將更加激烈。
對於虛擬運營商與傳統電信運營商的關系,曹淑敏認為,二者之間的合作性大於競爭性。虛擬運營商需要依賴傳統電信運營商的基礎網絡,尤其是發展初期,虛擬運營商尚未建立起電信運營品牌和市場認可度,對合作的運營商依賴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