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90后代表鐵飛燕:雲南偏遠山村調研讓我心酸

人民網 高澤華

2014年02月25日13:24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2013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這一年的全國兩會,可以說是中國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新起點。會上,多位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緊扣改革與民生,引發媒體和百姓的廣泛關注。本網在2014兩會前夕採訪了10位在2013年兩會中“高光”代表、委員,了解他們這一年“去哪兒”了,都在關心什麼忙碌什麼?如何履職?2014年兩會,他們的關注點又將去哪兒?

鐵飛燕,出生於雲南省昭通市的一個回族農村家庭。她的本職工作是雲南省普洱渡收費站收費員,但是大家更關注的是她的另一個身份——“90后”全國人大代表。

2013年當選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她在兩會上提出了兩份議案,關於學前教育的議案已得到教育部回復,而關於留守兒童的議案未得到回復。今年兩會,她的議案都將與農村有關,包括留守兒童教育,還有地方經濟發展。

 “對教育部的第一份回復不滿意”

鐵飛燕告訴記者,她去年提出的議案之一,是關於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鐵飛燕指出,農村孩子的教育水平和城市孩子的教育水平距離比較大,體現之一就是學前教育,“有的孩子10以內的數字都很難念通”。

“教育部去年7月份給了一份回復,很空洞、沒有具體的回復,我當時對這份回復表示不滿意。”鐵飛燕表示,回復的意思是稱“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還不能實施”。“如果是國家財政資金緊缺的話,能否擴大城鄉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保障一鄉一幼兒園的機制?”對於第一份回復,鐵飛燕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希望能夠得到更具體的回復。今年2月份,她得到了教育部的第二份回復。

這份回復主要介紹了我國已啟動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第一期的目標基本上已經實現。2014年我國將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主要目標有擴大幼兒園的總量,重點解決特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分散地區的留守兒童聚居地區的學前教育,解決好資源不足的問題﹔第二是調結構,擴大城鄉公辦幼兒園和惠民性的民辦幼兒園的覆蓋率﹔第三是建機制,重點建立學前教育成本分擔和運用保障機制,促進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第三期的目標是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科學保教的制度化,到2020年在全國基本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對於這第二份回復,鐵飛燕表示滿意,她認為這份回復要比第一份回復具體,方案、傾地區、建立機制等都比較明細,“不過我覺得還是重在實施,希望他們的措施能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感受到。”

關於留守兒童權益保障的議案,鐵飛燕更加有話說,“留守兒童問題成為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她在議案中提到很多建議,希望設立專門針對留守兒童權益保障的機構,加強留守兒童成長檔案的建立,還有建議給留守兒童的父母專門的探親假,把留守兒童的發展納入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等。但是,這項議案尚未得到相關部門的回復。

分享到:
(責編:高澤華、趙艷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