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陳馨,是“東莞生,東莞養”。直到為了讓她入讀公辦小學,父親陳泉和妻子才帶女兒2013年7月回塔子壩。
“東莞生,東莞養”,是“吸取教訓”。比陳馨大十來歲的姐姐,剛滿四個月,媽媽就外出打工,媽媽感覺大女兒和自己不夠親。而陳泉之所以轉讓好不容易在東莞才開起來的毛衣加工作坊,選擇回鄉,也是“吸取教訓”——“大女兒6歲多帶到廣東,讀民辦學校,一直沒有學籍,加之教學質量也不好,把大女兒耽擱了。”
遠離鄉村奔波各處,為的是體面點的生活。在何軍關押地、三台看守所所在的縣城,房價也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約3000元,而三台,是一個農業縣。
“農業稅是減了,農藥化肥漲了多少?家裡找得到錢,誰願背井離鄉?”一位村民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在城裡的感覺不好受。”
千裡外的東莞,好幾年沒回家探望七旬父母的塔子壩人沈清,反復聽著1983年侯德健唱過的歌:“歸去來兮,田園將蕪……”
事發后,何印開始埋怨妻子,“這個春節就不該回來”。何軍放假后去蘇州與父母、姐姐會合。回川的票不好買,直到臘月二十五,一家四口才靠站票一路站了回來。
何印說,何軍媽媽堅持要回家,“她想扯扯門上的草”。
(文中部分村民、命案三方及其父母採用了化名)
文並攝/本報記者 朱玲
(來源:北京青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