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專家提醒:三十而“立”不算早,但這樣的形式沒有法律效力
呆呆魚圖
生前立遺囑,在傳統觀念裡多是老人的事,但如今,不少三十出頭的80后,也加入了立遺囑的隊伍。與老一輩不同,他們更傾向於通過專業遺囑網站、微博、QQ空間等立網絡遺囑。律師提醒,早立遺囑,說明法律意識增強,值得鼓勵,但網絡遺囑並沒有法律效力。
80后忙著網絡立遺囑
“我整年工作在高層樓頂,工資不少,可這是在玩命。為此我特立遺囑,如果某天不幸從高樓上滑下,妻兒請自立,我的存款作為反哺全部歸我多病的母親所有……”這是一名室外裝修工人在QQ上面寫的一段“遺囑”。
隨著網絡的普及,通過專業遺囑網站、QQ、微博等方式寫下“遺囑”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記者注意到,年輕人的遺囑內容多與財產有關,立遺囑的原因,是擔心自己遭遇意外。
31歲的網友小徐,做房地產行業,因常年在外奔波,擔心自己某天遭遇意外,於是在網上立下一份遺囑:把自己的房子、車子留給父母,把價值上萬元的股票送給還沒結婚的女友。
“這可能也跟我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以后說不定真的看不到紙質遺囑了呢,留個電子的也不錯。”網友“@妮子酷”表示,“所以我覺得把遺囑放在自己的QQ空間裡也沒什麼不妥的。”
專業遺囑網站應運而生
與上述不少在QQ空間或是微博上隨手一寫的遺囑相比,在網絡上,還出現了專業的遺囑網站。一個名為“您的人生黑匣子——網絡遺囑”的網站便是其中之一。在這個網站上,網友可以花59元購買一個網絡遺囑保管箱,使用期1年。購買者可按照自己的上網習慣,設置登錄頻率,若在限定時間內沒有登錄,網站就會發郵件或短信,聯絡當事人或由當事人指定的聯系人。若確認當事人死亡,網站便會將他存放在保管箱內的遺囑交給指定聯系人。該網站首頁上顯示,會員已經超過24萬人。
該網站創始人李佳表示,網絡遺囑並不是讓大家立遺囑,它只是一個信息存檔和傳遞的保管箱。
記者了解到,專業網站的這種網絡遺囑模式和英國一家名為遺言俱樂部的網站非常類似,它可以直譯為“最后一封郵件俱樂部”。當用戶去世后,網站可以發送一封郵件給他指定的聯系人,內容包含遺囑、財務信息等。遺言俱樂部的金牌會員需一次性支付250英鎊,比國內的收費要高很多。
專家:30歲立遺囑並不算早
30歲出頭就忙著立遺囑,會不會太早了?專家介紹,30多歲時,人們的身體、思維處於最旺盛的時期,但仍面對死亡的風險,早立遺囑說明年輕人法律意識增強。
一些年輕人有意識地去考慮身后事,能盡量避免因意外而引發的家庭糾紛。
此外,有心理專家表示,年輕人早立遺囑,說明他們的不安全感增加,意識到風險的逼近,也可能意味著親情、愛情的去神聖化,一些80后正是因為不放心親人處理身后財產,才提早作打算。
律師:
網絡遺囑
無法律效力
那麼,立網絡遺囑,是否有效呢?
盈科律師事務所的蘇奕欣律師介紹,我國法律規定的遺囑隻有5類,包括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公証遺囑。
網絡遺囑不屬於現有法律規定的任何一種形式,因此網絡遺囑並無法律效力。而且網絡畢竟是虛擬的,無法確定立遺囑的是否為本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蘇律師還提醒,網絡無國界。目前黑客、病毒泛濫,任何網站都無法保証是萬無一失的,若將自己的財產信息(比如銀行賬號、密碼等)寫進遺囑,存儲在網站上,一旦網站被人破解,就有可能給用戶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
他建議,年輕人若立遺囑,最好選擇公証處等正規渠道。
網絡遺囑網站可以保管的內容
1.遺囑備份:遺囑、財產、債權等文件的掃描件﹔
2.財務信息:如銀行賬號、保險單號、証券賬號、公積金、支付寶、財付通等賬號﹔
3.虛擬賬號:如電子郵箱地址、即時聊天工具(MSN、QQ、SKAPY等)、游戲賬號、個人空間賬號、博客等﹔
4.遺願清單:日志、個人隱私事件記錄﹔
5.私密存檔:照片、視頻、錄像、錄音等資料。方便您的親人獲悉您生前未告知或不方便告知的信息。
網絡遺囑網站關閉了怎麼辦?
網絡遺囑網站想了一個辦法,每注冊一個用戶向一個基金會帳戶注入一元錢,萬一公司倒閉后可以繼續提供服務。但問題又來了,假如有100萬人注冊,基金帳戶有100萬元,這100萬元資金夠不夠維持可能持續數十年的服務?工作人員解釋,夠。為什麼呢?因為按中國每年320萬人非正常死亡的比率計算,100萬人注冊,可能出問題的隻有2500人。用這100萬元平均到2500人裡去,每個人能平均到400元。而網絡遺囑給用戶提供的服務中需要付費的,隻有通訊費用,每一個保管箱的通訊費用預算是50元,無論如何都花不了400元,因此,即使隻有100萬元,也足夠100萬用戶能得到持續的服務。
(來源: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