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萬人評百人”評議對象走上街頭為群眾現場釋疑解惑,解決困難。
今年3月,一場名為“萬人評百人”的活動拉開序幕,宣傳欄公布了被評議的科室負責人和聯系方式,接受社會各界評議。圖記者謝長貴
在“煎熬”近9個月后,懷化的98名科長或許可以提前鬆口氣了。
今年3月,一場名為“萬人評百人”的活動拉開序幕。懷化市直單位的100名科長(室、隊、所、站負責人,后有兩人因故退出),要接受社會各界的評議。排名倒數第一至三名的,將被就地免職﹔倒數第四至六名的,將被調整崗位。但如果他們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85%以上,則不予處分。
負責活動具體組織事務的懷化市紀委黨風室主任胡東聲透露,結果將在下月初公布,但就目前的統計數據看,所有被評對象“得分”都超過了85%的紅線。
“得分”是如何打出來的?這項活動又因何而起?
通過各界評議,打通“中梗阻”
地處湘西的懷化,經濟基礎薄弱。在招商引資大戰中,它與發達地區的競爭,被懷化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賴馨正形容為“桑塔納追奔馳”。
“如何才能追上?不能指望人家的車爆胎,隻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駕駛水平,把車況維護好,少去幾次服務站以節約時間。”他要表達的意思是,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抵消硬實力的差距,借此吸引投資者。
改善軟環境的著力點在哪?賴馨正瞄准了科、室這一層級。
他解釋,直接為群眾、企業服務的都是各類科、室、隊、站,負責人手握執法審批等權力,個別人“要一點”“卡一下”“慢一些”,都會讓來辦事的人十分頭疼。如果上述情況成為普遍現象的話,勢必影響經濟大環境。
這種現象,俗稱“中梗阻”,與此對應的另一個詞匯叫“科長專政”。
今年3月,一場致力於打通“中梗阻”的活動正式啟動。
臨時成立的一個紀委工作組,從43個市直單位中挑出了與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聯系密切的100個科(室、站、所、隊)。100個負責人的照片,登上了《懷化日報》,准備接受社會各界評議。
四種評議方式,調查滿意度
評議內容,包括評議對象及其負責的科室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工作作風等。
評議方式由四部分構成。一是電話評議。到這些科室辦事的群眾,會被要求現場登記電話記錄,懷化國調隊電話抽樣調查辦事群眾的滿意度。這項調查在4月、6月、8月、10月各舉行一次,完成電話調查10910人次。其結果,佔調查對象總得分的50%。
二是集中評議。11月8日,市紀委組織在懷“兩代表一委員”、社會各界代表、黨風監督員、效能優化監督員和特邀監察員237人,在懷化迎賓館召開大會對所有參評對象進行集中測評,完成評議23226人次。其結果佔總分的25%。
三是由市紀委和國調隊以及“萬人評百人”活動監督員組成8個測評工作小組,對評議對象所在單位干部職工開展評議,完成評議3781人次。其結果佔總分的10%。
四是組織縣市區對口單位班子成員和對口股室長開展評議,完成評議10768人次。其結果佔總分的15%。
上述四種評議方式,都借鑒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不了解四項。
“評議主體,也就是給評議對象打分的‘評委’,基本覆蓋了社會各個層面。”賴馨正說,這有利於評議結果的公平公正。
總得分出來后,排名前五位者,如果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在95%以上,將被授予“2013年度懷化市‘萬人評百人’活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而排名倒數三名的,將被免職,兩年內不得提拔重用,市紀委對其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倒數四到六位者,將被調整崗位,所在單位紀檢組對其進行誡勉談話,一年內不得提拔重用。
面對評議,科長們“壓力山大”
懷化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長張庭衛,是評議對象之一。
評議開始后,他每晚都定鬧鐘,並且告訴內勤人員,如果哪天早上7點50分還沒看到他,就趕快打電話。同時,他囑咐下屬務必認真仔細、熱情待人。
盡管如此,他還是做好了被“差評”的心理准備。畢竟,他負責的科室“事情多不說,還很容易得罪人”。
4月的一天,張庭衛的辦公室來了一個老人,老人家裡裝修,買的地板磚有質量問題,要進行投訴。
這類投訴,本該由投訴者所在地的工商所受理。張了解到老人已經到工商所投訴過后,當場給所裡發了督辦函。
“到了下午,我還是不放心,又特地去了趟工商所,督促妥善解決。”張庭衛覺得,這下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5月,第一輪電話調查結果公布。他發現,30個調查對象裡,有人給了自己一個“不滿意”的評價。
“當時有些緊張,排名馬上就靠后了嘛。也有些意外,畢竟自活動開始以后,我都是小心翼翼的。”很快,張庭衛獲悉了這個“不滿意”的出處——那個曾經造訪他辦公室的老人。
張找出老人留下的電話,但一直沒人接聽。直到8月份,他才聯系上對方。
原來,工商所受理了老人的投訴后,調查、處理,大概一星期后才給出答復。老人覺得時間拖得太久了,在接到調查電話要求對張庭衛的工作予以評價時,他隨口答為“不滿意”。
老人告訴張庭衛,他只是覺得工商所處理慢了,對張本人並無意見。在了解評議活動情況后,他特地到市紀委說明緣由,要求取消之前給出的“不滿意”評價。
也是從那時起,張庭衛意識到,評議不僅僅是評個人和科室,也是評他所在的整個業務系統。
但是,所有責任都會集中到科長一個人身上,科長們自然會覺得“壓力山大”。
參照“萬人評百人”方式,隸屬懷化的新晃縣啟動了“千人評十人”的活動。縣國土局用地股股長被列為評議對象。
“他覺得壓力很大,身體也不好,要求退出。”縣監察局局長吳曉萌說,但是,評議對象一旦確定,非特殊情況是不能更換的。最終,該股長提出辭職。
懷化市農業產業化局則用了一個“壓力大家分擔”的辦法。該局隻有一個科長是“萬人評百人”活動的評議對象。不過,該局設置了內部評議,按市裡的標准,5個職能科全部參評。5個科長,滿意和基本滿意率沒有達到85%的,全部調整崗位。
遇到惡意“差評”,怎麼辦?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懷化區域經理何輝是給評議對象們打分的“評委”。
他發現,開展評議后,幾個身為評議對象的熟人都變得很“謹慎”,“以前,上班晚10分鐘、下班早10分鐘的情況,並不少見。現在8點前必然會趕到辦公室,不到時間不敢下班。”
賴馨正對記者說,有一個外地投資商,來懷化做房地產項目,很長時間一直沒能推進,“有幾個關鍵審批手續,卡在了幾個科長那裡。”
評議活動開始后,科長們主動給投資商打電話,問有什麼需要幫助,並承諾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加快解決。
“之后,事情就變得很順利。這個投資商的第一期商品房,現在已經開售了。”賴馨正說,“后來他碰到我,說評議活動搞得很好。”
中方縣花橋鎮火馬塘村有一條斷頭公路。村民了解到市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辦主任唐德長是評議對象后,給他打電話,要求解決斷頭路的問題。不久后,在唐的協調下,這個問題得以解決。
唐德長還接到過一個來自懷化市麻陽縣的電話。機主先是反映當地一條在建公路質量有問題,要求市交通部門跟蹤檢查。之后又表示想承包工地上的運輸業務,要唐德長幫忙,否則要想辦法在“萬人評百人”活動中給他個“差評”。事后他了解到,打電話的這個人之前競標了公路項目工程,但是失敗了。
面對這種利用“萬人評百人”活動規則“搗亂”的現象,怎麼辦?
賴馨正說,一是對所有“不滿意”評價進行回訪核實﹔二是設置了一個條款,如果評議對象總體滿意率不低於85%,排名再低也不會遭受處罰﹔另外,活動長達9個月,即使有評議對象一開始滿意和基本滿意率低,也有足夠的時間追回來。
“畢竟,懲罰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賴馨正解釋,“我們的目的,是要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評出干部好作風、服務高效率、機關新形象。”
“不出意外的話,‘萬人評百人’活動明年還會繼續。”賴馨正說。
關鍵詞
“萬人評百人” 懷化市直機關單位的100名科長(室、隊、所、站負責人,后有兩人因故退出),要接受社會各界的評議。排名在倒數第一至三名的,將被就地免職﹔倒數第四至六名的,將被調整崗位。但如果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85%以上,則不予處分。
防止惡意“差評” 對所有“不滿意”評價進行回訪核實﹔如果評議對象總體滿意率不低於85%,排名再低也不會遭受處罰﹔另外,活動長達9個月,即使有評議對象一開始滿意和基本滿意率低,也有足夠的時間追回來。(瀟湘晨報記者袁樹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