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6日電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近日就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醫改工作答記者問(全文)。孫志剛指出,要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醫院不能將創收指標層層分解到醫生頭上。
孫志剛表示,落實《決定》提出的健全全民醫保體系的要求,必須推動全民醫保從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設轉變。要繼續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到2015年政府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補助標准提高到360元以上,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5%左右。
孫志剛指出,要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由試點探索向全面推進的轉變,做好破除以藥補醫、創新體制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這三篇文章。明確政府辦醫職責,全面落實政府在公立醫院的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公共衛生服務、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六個方面的投入政策。同時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將醫院的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調整服務收費和增加財政補助兩個渠道。改革規范藥品、耗材的招標採購機制,切斷藥品及耗材等生產流通領域與醫院、醫生之間的利益鏈條。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醫院不能將創收指標層層分解到醫生頭上。
孫志剛還指出,要鼓勵社會辦醫,在衛生規劃中要給社會辦醫留有合理發展空間,特別要注意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建立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資本辦醫體系。完善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措施,動員境內外有經濟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團體和個人興辦一批規模大並能夠做精做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社會資金可直接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多種形式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完善醫師多點執業政策,提升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水平。到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達到總量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