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州11月16日電(記者劉圓、劉衛東 見習記者老盈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昨日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該決定被看作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份綱領性文件。這份文件談到了多個領域的改革,從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到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方面全面繪就未來改革藍圖。本網特別邀請了廣東的各專家學者對《決定》中的諸多亮點進行了解讀。專家們對啟動實施“單獨”生育二胎政策、延遲退休、“房地產稅”立法等諸多民生問題作出了解答,全面回應了民眾期待。
關鍵詞一:“單獨二胎”
《決定》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原人口與計生委主任張楓:聽到“單獨二胎”的政策放開,我真得好高興。他告訴記者,他三年前的預言今天終於實現了。他認為放開“單獨二胎”符合人口發展戰略,符合國情民意,更加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
他同時向記者強調了他在退休之前多次重申的觀點:在“十二五”期間實行“單獨二胎”政策,到“十三五”期間平穩過渡到城鄉統一、一對夫婦可生兩個小孩為主的政策。
關鍵詞二:“房產稅”
《決定》提出,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加快資源稅改革,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
廣東省社科院副院長王珺:這次《決定》提及”房產稅“的出台是完善市場體系必須要做的一項改革。國家這次提出”房產稅“主要還是發揮市場調節的功能,而不是國家要增加財政收入。很多大城市有這種情況,很多百姓手裡一套房沒有,但很多人手裡卻有好幾套房,有多套房源的人房子拿在手裡沒壓力,隻有很少部分的損耗損失。這也導致了城市許多住宅樓盤的”黑燈率“是很高的。這次增收房產稅,就能把民間的資源擠壓出來,增加供給。供給增加,價格就會平穩,這對現今的房地產市場是非常好的調節。
“房產稅”增收多少合適?王珺表示,按照歐美國家的經驗,房地產稅和地價是相平衡的,地價增高,房產稅也會相應增高,增加房屋售價的1%-3%是合適的。但是他認為市場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建議“房地產”稅的增收應該充分考慮到社會的可承受力有一個過程。政府可以先做部分試點,然后再逐步推開,對於城市和農村的征收標准,也應該有所區別。
“房產稅”增收后,房價會下降嗎?王珺認為,短期來看,房價甚至可能升高,因為賣方可能會把“房產稅”轉嫁給市場,可以把稅收轉化為價格的一部分,提高房產售價。但是長期來看,這是制度建設的一部分。”房源“供給增加后,價格也漲不上去了。
關鍵詞三:“食品安全”
《決定》提出,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教授李汴生:食品監管這樣走的大方向是正確的。
原來對食品的監管屬於分段監管,監管機構之間存在著職責不明確的地方,監管容易出現疏漏﹔國家實行大部制改革,把原來質監局和工商局中食品的職責統一歸到了食藥監局中,包括分析檢測機構這部分也在統一當中。這樣形成一個比較權威的平台,在監管上不會有漏洞,盡量少一些灰色地段,更加高效和完善。
對於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李汴生表示很多年前已經在推行了。追溯食品原產地可以讓消費者或生產者更好地知道這個原料的來源、產地和品質等相關信息。同時,他還補充說,可追溯源要求信息化的技術,這樣成本可能也會所有提高,因此在推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
關鍵詞四:“城鄉統籌”
《決定》指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決定》提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廣州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郭艷華:《決議》表明,關於城鄉統籌,中央已經釋放了一個很明確的基本信號:破除當下的城鄉二元制。關於增加農民收入,這些年的一號文件其實都有提。《決定》對農民土地這個領域也做了表述,下面肯定還要出台細則。盡管是信號,但已經非常明確了。
不過,目前城鄉二鴻溝還很元的大,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途徑隻有房子和土地。接下來宅基地怎樣確認產權,集體性用地如何流轉等問題,都是需要盡量細化、規范起來。
《決定》中提到的農民股份合作,江浙一帶已經有許多有益的嘗試,有的地方的農民可以拿自己的土地入股村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從而從中獲益。廣州現在做得還沒這麼先進,但也可以考慮了。
“對城鄉應該籌的改革我們充滿了期待和信心,預計三五年之內,地方上就會有大的變化。”郭艷華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