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五:“生態文明”
《決定》強調,要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廣東省政協人口資源與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山大學教授楊中藝 :“這個理念我覺得非常好,運用了法律、制度的建設,同時運用市場手段,來保護我們的環境,符合目前中國非常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
楊中藝說,以前對污染物排放有一些約束性的目標,這次直接使用了自然資源資產這個概念,這就涉及到很多技術性問題,譬如資源資產整合如何定量,負債如何計量等,但如果這些都能做到,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有了抓手,有了實現手段。
楊中藝同時還建議,既然已將生態保護納入到全國層面的制度建設中,目前在我國還屬空白的《環境教育法》也希望能盡快完成制定,“環境教育是一個全民教育,生態文明建設是人在推動,如果人都沒有這種意識的話,有的東西還無法實現。”
郭艷華:此前也一直在推“綠色GDP”的概念,但在現實操作時卻很難把控,比如,因為目前我國的統計體系問題,在統計GDP時無法將對資源和環境的損耗計入。現在,《決定》中提到“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這種讓自然資源有價的做法卻是比較好實現的,“原來大家都想當然地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現在給它定了價,通過價格杠杆讓大家認識到資源很重要。”
關鍵詞六:“不分文理科”
《決定》提出,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順德一中實驗中學的政治老師朱秋秀:這種改革的方向挺好的。據她表示,現在高中學生的科目很多,作業也不少,學生壓力很大,如果老師給學生減少作業的話,學生又得不到學科的鍛煉,畢竟高考難度比較大,減少作業對高考沒有裨益,如果能減少科目對學生來說比較好。
朱老師贊成不分文理科。據她介紹,現在的學科都不是學生自己願意去選的,造成學生缺乏動力學習,如果能效法外國一些好的做法,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性,讓他們選擇科目那是最好不過了。
對於“一年多考”,她也表示贊同,這樣讓學生有多次參加考試的機會,而不是一考定終身。
關鍵詞七:“延遲退休”
《決定》中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廣信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曉華:延遲退休是中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必須要走的一步。在歐美發達國家,“延遲退休”早已有先例,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在逐漸提高,實施這一政策正適宜。
王曉華分析認為,現在不少到了退休年齡的專業技術人才仍想發揮余地,但因有法律的約束而不能工作,賦閑在家是對人才資源的一種浪費,出台這項政策,可以解決他們的就業煩惱。但是對有些想提前退休的人,就有可能打亂了他們的人生計劃。他建議政府應制定配套的“彈性”制度細則,以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關鍵詞八:“城管執法”
《決定》指出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整合執法主體,相對集中執法權,推進綜合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廣州市城管執法局 執法處處長郭敬曦 :很高興能夠看到《決定》對城管執法有這樣的表述。城管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種從上至下的改革推力以及更專業的業務指導,隻有理順了體制才能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他表示,事實上,城管體制這麼多年來一直在進行改革。比如廣州,這幾年來就一直在探索,但很多時候都是想到改什麼就主動去改,但並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順了”的城管執法體制。
郭敬曦告訴記者:“期待《決定》中的條文能盡快在地方上落實,這對城管執法的現實狀況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關鍵詞九:“輿論導向”
《決定》提出,健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健全基礎管理、內容管理、行業管理以及網絡違法犯罪防范和打擊等工作聯動機制,健全網絡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形成正面引導和依法管理相結合的網絡輿論工作格局。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推動新聞發布制度化,嚴格新聞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對按規定轉制的重要國有傳媒企業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認為這次三中全會精神中對傳媒機制的創新有三大亮點。第一健全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和網絡突發事件處置機制,意味著以后會把互聯網的管理作為傳媒管理的重中之重來進行﹔第二便是對於新聞從業者的採編規范和職業規范的強化。至於第三個亮點“對按規定轉制的重要國有傳媒企業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他表示看好,因為原來的媒體改制轉制過程當中缺乏當代企業的激勵制度,對於管理層來說哪怕把媒體做上市做成功了,傳媒管理團隊也不可能從傳媒的改制中獲得任何的市場回報和個人的回報,現在強調了“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對管理層是一種激勵。
三中全會影響下,廣東的傳媒有何新的發展機遇?據張志安介紹,廣東是全國的互聯網大省,就QQ網民人數已經是上海的四倍,同時廣東也是互聯網輿論一個特別重要的陣地,在此基礎上,他認為廣東應加快互聯網管理機制探索創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