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信息已佔全球信息總量20%
網絡媒體已成為我國新聞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10余個國家重點新聞網站,還是其他250萬家網站,都為鞏固和發展主旋律作了大量的輿論傳播工作。網絡媒體已經成為宣介中國、影響並平衡涉華國際輿論的重要陣地。據統計,互聯網中文信息已佔到全球信息總量的20%以上,漢語網站訪問量在全球各語種網站訪問量中排名第二,隨著國際社會對華的進一步倚重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的新聞事業也將伴隨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和網絡媒體的強勢運營,進一步加速國際化的步伐,互聯網正在成為中國少有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朝陽產業。
互聯網成為我國社會管理和社情民意互聯互通的重要途徑。截止2011年底,57%的中央直屬機構、81%的省級黨委系統建立了網站,百分之百的國務院職能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建立了網站,地市一級有98.5%,縣級網站有85%。建成一萬多個網絡文化信息資源服務站點,資訊龐大、設備現代的國家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數字出版基地相繼投入使用。全國性的網絡文化事業和網絡文化產業風起雲涌、生機勃勃。
互聯網在中國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期。作為技術驅動型的產業,以及互聯網本身所存在的革新的無限性,使得各國、各個企業、個人均能在新的起點脫穎而出,中國具備的市場潛力和競爭力使得互聯網擁有了良好的后發優勢﹔由於中國的信息消費剛剛興起,人口紅利在互聯網消費方面仍屬得天獨厚﹔作為技術驅動的產業,必須要有國家的戰略性支持,中國具有產業支持的政治優勢和政策空間,國務院關於2015年之前投入數萬億在信息消費方面的決策,必定會促動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管理與法制建設面臨長期、艱巨、復雜的挑戰
當前,互聯網媒體及其從業人員存在一些影響良性發展的問題:
第一,網絡媒體的傳播屬性使得它已經開始影響主流意識形態的構建。原來我們意識形態構建是自上而下的,互聯網時代較難形成一種中心的意識形態,所以國家互聯網有關部門今年一直在整治互聯網的虛假、侵權、標題、廣告、淫穢、客戶端、信息源等九種亂象。究其因一是相當一些互聯網公司(媒體)對其互聯網的基本屬性認識不充分,沒有認識到它具備信息的傳播和影響功能﹔二是網絡媒體採編人員絕大部分沒有經過正規的新聞類專業的學習,存在業務和政治兩方面的知識缺失﹔三是網絡媒體在市場化的競爭中自身沒有形成規范、有序的管理制度機制,存在新聞信息把關不專業甚至放任自流。
第二,網絡媒體的社會化、市場化屬性,使得網絡媒體本能地重商業價值而忽略不良信息的負面社會影響。一些所謂“意見領袖”、“大V”要麼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開放性發表所謂的“新思想”、“新觀點”,在有關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重大問題上進行隨意化、一知半解地解讀,嚴重影響了中國主流的價值體系構建﹔要麼伙同一些“網絡水軍”蓄意制造各類謠言、炒作熱點,或賺取人氣,或套取金錢,使網絡成了滿足個人欲望和謀取不當利益的特殊市場。究其因主要是監管缺乏前瞻性,辦法不多,力度不夠﹔網絡媒體缺乏應有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少數網民缺乏法律意識、道德底線。
第三,網絡媒體的自媒體屬性,使得大量社會性信息、群體性事件通過它放大或者發動。2009年伊朗的“綠色革命”、2011年的英國騷亂和茉莉花革命使埃及政權的更迭等事件中,都能看到國外一些社交類網站被利用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中國,微博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被一些網民用來釋放影響社會正常秩序、影響人際和諧的錯誤或誤導性信息。究其因是互聯網管理落后於互聯網技術創新,整體社會誠信體系不健全,互聯網管理與法制面臨長期、艱巨、復雜的挑戰。
具備戰略策略謀劃的團隊決定網絡媒體可持續發展
網絡媒體擁有傳統媒體的所有媒體屬性,比如同屬一國意識形態的范疇、同樣具備媒體的所有屬性。但與傳統媒體也有很多不同,它對傳統新聞學形成了革命性的變遷,比如新聞發布的無中心、網絡語言的個性化(網言網語)等等。
首先,網絡媒體是視覺媒體,具備電影、電視、廣播藝術的音響、畫面視覺和聽覺沖擊力屬性。將來互聯網的界面還會有革命性的變化,進一步增強這種功效,比如打開互聯網界面的一瞬間感覺到電影的享受。
第二,網絡媒體更加重視新聞信息的即時性,因為它具有得天獨厚的空間無限性,信息容量的多少是網站能量大小、實力強弱的重要指標。
第三,網絡媒體更加注重與受眾的互動,因為它具備傳統媒體難以企及的互動性,越具備互動性的網絡媒體越具有凝聚力。
第四,網絡媒體更加注重平台的開放性。越是善於搭建可控而又自在的開放平台的網絡媒體越具有人氣。
那麼,網絡媒體如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一,真正把握網絡媒體的特性和規律﹔第二,制定和網站相適應的戰略和策略﹔第三,擁有和這個網站發展目標相適應的資源﹔第四,具備不斷吸納信息化技術和開發互聯網所需推陳出新技術的能力﹔第五,組建實現戰略目標的工作團隊﹔最后,牢固樹立創新的理念和可持續的創新體制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