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聚焦養老金改革”系列報道之十

發達國家如何養老:職業年金很重要 退休金金額不固定

人民網記者 李葉

2013年11月11日00:0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發達國家如何養老:職業年金很重要 退休金金額不固定

編者按:英國就業與養老金部2012年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英國有13萬退休人員每周隻能領取7英鎊的基本養老金,同時有13萬人每周可領取200多英鎊基本養老金。這意味著,在其現行的養老金制度下,退休者每年領取基本養老金差額最高可達1萬英鎊。在發達國家也存在如此巨大的養老差距,他們究竟怎樣養老,其養老制度又能給我國提供哪些借鑒呢?

“現在,他(曲大爺)每月從英國政府一共能領到1450英鎊養老金(差不多是14000元人民幣),扣除房租,他每月還剩近1000鎊用於生活開支,而筆者一家四口每月的生活支出也不過800鎊左右。”

微博認証為英國《華文周刊》商業拓展部總監的安光系日前發表文章,介紹從天津到英國13年的老人曲大爺的養老故事。

這篇文章被多家媒體轉載,網友驚嘆安光系筆下描述的英國福利制度之優越的同時,也對文章真實性提出了質疑。那麼,發達國家究竟怎樣養老,其養老制度又能給我國提供哪些借鑒呢?

英國:職業年金是養老金重要支柱

英國就業與養老金部2012年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英國有13萬退休人員每周隻能領取7英鎊的基本養老金,同時有13萬人每周可領取200多英鎊基本養老金。這意味著,在其現行的養老金制度下,退休者每年領取基本養老金差額最高可達1萬英鎊。曲大爺每月領到上千英鎊養老金並非沒有可能,但不是每個退休人員都像他一樣“幸運”。

目前,英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由國家養老金計劃、職業養老金計劃和個人養老金計劃等三個支柱構成。

國家養老金計劃包括“國家基本養老金計劃”和“第二養老金計劃”,由政府提供,並由政府承擔兜底責任。基本養老金已覆蓋所有公營和私營部門的雇員。雇員和雇主共同繳費,形成 “國民保險基金”。該基金實行現收現付制,結余資金全部購買國債或存銀行,禁止進行股票投資。第二養老金主要目標人群是非常規就業者,如中低收入者、長期患病或身體殘疾的從業人員,任何已繳納了基本養老金保費同時又沒有職業養老金或私人養老金的雇員將自動加入第二養老金計劃。在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第二養老金根據不同收入標准支付不同的養老金。

由於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較低,僅能保証員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大部分人退休后的主要收入來源於職業養老金。職業養老金自2012 年10 月起成為更具強制性的職業年金,所有年收入7475 英鎊以上、年齡在22 歲到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沒有參加任何職業養老計劃的都將“自動加入”職業養老金計劃。雇主繳納雇員工資的3%,雇員本人繳納4%,政府以稅收讓利的形式計入1%,合計8%的繳費注入雇員的個人賬戶。職業養老金計劃積累的資金主要投資於以股票為主的資本市場。職業養老金參與者佔英國全部人口的45%左右,已經成為英國養老金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個人養老金計劃包括私人養老金、養老儲蓄和個人壽險等。私人養老金主要面向眾多中小企業,包括大量個體工商業者、自雇人士和非常規就業者,個人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加入個人養老金計劃,並且待遇水平與個人繳費相關聯,體現多繳多得的原則。

德國:鼓勵發展“補充養老保險”

德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三部分,后兩者又被稱為“補充養老保險”。

在德國,法定養老保險的覆蓋面較廣,既包括一般的養老金,也包括職業康復待遇、職業能力或就業能力喪失養老金等。

法定養老保險資金主要來源於雇主和雇員繳費,費率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整,目前的繳費比例為工資的19.5%,由雇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養老金根據退休者退休時的工資和工齡長短計算,但最高不超過退休前最后一個月工資的75%。

此外,德國還大力鼓勵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與法定養老保險不同的是,企業養老保險採取“直接支付原則”,即職工在工作期間積攢了多少企業養老保險,退休后他就能得到相應數額的養老金。目前,德國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所支付養老金的比例大約分別為70%、20%和10%。

分享到:
(責編:袁勃、唐述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