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 夢想在召喚 改革再揚帆——紀念改革開放35周年
歷史,總在變革中迸發前進的力量。
人類,總在夢想裡張揚時代的輝煌。
35年前的歲末,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改革,中華大地,風起雲涌,春華秋實。
35年后的今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即,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將開啟。
改革開放——這個人們耳熟能詳的詞匯,對中國人來說,絕不是一個普通的概念,它不僅意味著歷史性的關鍵抉擇,也是走向未來的必由之路。
夢想的召喚——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又將開始一場實現夢想的偉大出發
1978年12月底,鄧小平當選為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世界風雲人物,這期雜志的開篇之作標題便是《中國的夢想家》。
2012年11月29日,中國共產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來到國家博物館,觀看《復興之路》展。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宣示了實現“中國夢”的堅定信心。9天后,在深圳蓮花山公園山頂的鄧小平銅像前,他向全黨全國發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號令——《時代》周刊稱這位中國新任領導人為“中國新一輪革新的中心人物”。
35年,時空穿梭。夢想與改革,如影隨形。
要讀書、要創業、要致富、要走出國門……35年間,改革開放放飛了無數個夢想,也釋放了無限的生產力。
1984年,11名科技人員、20萬元資金,在一間小平房內,柳傳志和他的伙伴們開始了夢想的耕耘,他們把企業命名為“聯想”。“聯想”的英文譯為“傳奇”。
如今,聯想以16.7%的世界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個人電腦供應商。柳傳志直白地說:“沒有改革開放,我就憋屈死了。”
一批開拓者,如聯想一樣用改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時代傳奇——
電子商務的領軍者馬雲、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締造者李彥宏、民族品牌的開拓者張瑞敏……改革大潮洶涌澎湃,風雲人物后浪推前浪。
夢想因改革而破土重生,改革為夢想而披荊斬棘。
35年來,改革開放的累累碩果舉世震撼: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10躍升至第2,中國成功地邁向世界舞台中央。
我們離夢想從未如此之近——穿越一個世紀的幽長,中國人強國富民的夢想歷歷在前。我們要在雄厚的基石上,再次吹響改革的號角,構建民族夢想的大廈。
我們也從未遭遇如此嚴峻的挑戰——歷經改革開放的洗禮,“發展起來的問題一點也不比沒有發展起來時少”。我們要唱響改革的進行曲,在闖關奪隘中實現新的飛躍。
1978—2013,一個逐夢的35年。
2014—2049,一個圓夢的35年。
距離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隻有8年,時不我待!
回首昨天,雄關漫道真如鐵﹔
珍惜今天,人間正道是滄桑﹔
展望明天,長風破浪會有時。
歷史時空中,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夢想與改革的強音匯聚在一起。
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