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城市飆車”成社會公害 重罰呼聲高監管難到位

2013年11月04日11:17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城市飆車”成社會公害 重罰呼聲高監管難到位

  “城市飆車”治理難題

  飆車不但產生噪音和環境污染,給居民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還極易引發重大惡性交通安全事故

  “三、二、一,走!”隨著“裁判”雙臂猛地往下一揮,3輛改裝車瞬間開足馬力向終點駛去……這並非拍電影,而是發生在深圳大街上的驚險一幕。

  在深圳寶安區寶興路段,一群飆車族長期在這個地段飆車。其中部分車輛除比賽外,還進行原地漂移等高難度動作。據報道,深圳警方近期經多日暗中調查,5名飆車的年輕人被警方以涉嫌危險駕駛罪刑事拘留。

  轟鳴的馬達,飛揚的塵土,刺鼻的輪胎焦味,歡呼的人群……近年來,非法飆車在一些大中城市頻現,有些還釀成了車毀人亡的慘劇。

  “飆車是對公共安全威脅最大的交通行為,不但產生噪音和環境污染,給居民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還極易引發重大惡性交通安全事故。”汕頭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鄢聖華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說。

  “查處飆車並非僅是交警部門的事,還需要各部門配合,從源頭上進行管理。”鄢聖華表示,飆車只是末端,源頭是當前失控的車輛違規改裝。“如果能把這個源頭控制住,飆車行為也許會少得多。”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工程系副教授高萬雲建議,交管部門要和工商管理部門等配合起來,將車輛改裝納入管理范疇,將其引上合法化的道路。

  “飆車”成社會公害

  今年8月24日晚,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壩樓梓庄橋附近一條偏僻的岔路上,幾十名飆車族齊聚一起,上演著現實版的“速度與激情”。

  8月28日,參與當晚東壩飆車的楊某、徐某和劉某等3人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朝陽警方依法刑拘。9月16日,朝陽區人民檢察院發布信息稱,東壩飆車案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危險駕駛罪,已被該院提起公訴。

  此前,飆車族被判刑已有案例。今年初,上海浦東新區法院宣判了滬上首例追逐競速危險駕駛案,兩名飆車男子以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

  早在2006年,北京地下飆車第一次引發全國性關注——“二環十三郎”陳震用時13分鐘跑完全長32.7公裡的北京二環路。2月,陳震在二環路飆車時被警方設卡攔截,后被治安拘留7天,成為北京首個因超速行駛被拘者。隨后,北京市區內飆車現象逐漸得到遏制,飆車熱度漸漸淡去。

  而事實上,飆車現象在北京從未絕跡,只是飆車由“明”轉“暗”,從市區環路轉至五環、六環以及京承高速等路段。主要飆車方式,包括極速斗快、長距離競速計時賽、短距離折返競速、甩尾漂移等。

  近年來,飆車引發不少重大惡性交通安全事故。譬如,2012年5月26日凌晨,一輛紅色GTR跑車和一輛寶馬車在深圳濱河大道飆車,紅色GTR與同方向行駛的兩輛的士發生碰撞,造成的士車內3人當場死亡,紅色GTR車內一男三女也不同程度受傷。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杜立元律師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飆車者通過飆車來追求刺激或‘自我挑戰’,實際上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行為,不但危及其自身,還會對他人生命健康權和財產權構成極大威脅。”

  在現實中,飆車之所以常引起公憤,除了飆車族把自己的刺激和快感凌駕於他人生命權之上以外,還隨之帶來噪音、環境污染等一系列擾民問題。

  家住北京市大興黃村彩虹新城小區已經退休的張先生,他家窗戶外是興業大街,最近深受飆車族之擾。“我晚上一般11點睡覺,常常12點左右,窗外就傳來汽車馬達轟鳴聲。被驚醒后,就會一整宿失眠。”

  催生非法改裝業

  從以往報道情況來看,飆車族多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有些是為了尋求刺激,有些是為了爭強好勝,有些是因為心情不好,有些是為了釋放壓力,有些是為了玩酷炫富,當然也不乏設下賭局而飆車。

  本刊記者調查發現,非法飆車還催火了汽車非法改裝業,而改裝店提供非法改裝,在很多地方已屬“公開的秘密”。

  據業內人士介紹,大部分參加飆車的車輛,都經過動力等方面的多次改裝,以求在速度上達到極致。比如,原產車0到100米加速可能10秒,但改裝之后,可能0到100米加速是6秒至7秒”。

  而高額的改裝費用,是飆車族必須付出的代價。一般來說,一輛車的價錢,和改裝一輛車所需要的費用,基本是一比一。所以,越貴的車,其改裝費就越高。

  本刊記者認識北京一位名叫張武的飆車族,他雖已“退出江湖”兩年,但提及飆車,就抑制不住地興奮起來。“我曾有一輛三菱,起初購買價格在11萬元左右,而改裝費就花了10萬元左右。”

  “玩改裝車的人,家庭一般都比較富裕,除一次性投入外,很多配件都是易耗品”。“有些人玩得比較狠,一套輪胎跑幾趟下來就報廢。”張武說,“車輛改裝沒個盡頭。要想與別人攀比下去,就得不斷改裝,甚至換車。”

  “進排氣系統,發動機氣門、缸筒、噴油嘴、火花塞、凸輪軸、輪轂、剎車都要改,車載電腦參數也要調整,加大噴油量等等。”張武說,“我那輛三菱改裝后,動力比原車增加1.5倍,但也僅算‘入門級’改裝車。”

  就汽車改裝部位而言,主要是改裝(或加裝)前大燈、前后包圍、尾翼、輪轂、動力系統、排氣管、外觀涂裝等。但是,飆車族的主要需求,還是提升動力,而且這也是改裝店最賺錢的“業務”。

  非法飆車也催火地下改裝業。比如北京東壩改裝車聚集地在五環外,就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改裝地點。而北京“酷車小鎮”在朝陽公園附近,也是改裝店的聚集地,吸引著不少飆車族“慕名”前往。

  據一名知情人士稱,由於改裝利潤可觀,以至於一些汽車裝飾美容、汽車維修點也暗中涉及改裝領域。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與此同時,國內一直缺乏對改裝行業的規范和引導,沒有對改裝行業進行資質認証的機構,也沒有行業公認的改裝技師的培訓機構,統一的行業規范尚未形成。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