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豐碩 意義深遠 亮點眾多 魅力十足【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高層動態

成果豐碩 意義深遠 亮點眾多 魅力十足【2】

——李克強總理出訪東南亞輿情綜述

2013年10月18日11:2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三、認為此訪有助於推動解決南海問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已由被動變為主動

東南亞國家稱贊總理對南海問題的表態充滿誠意。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出席東盟峰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贊李克強關於南海問題的表態,表示支持中方提出的在和平解決爭議前有關爭議國積極推進共同開發的主張。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全球三分之一的海運需經過南中國海,因此許多國家都希望看到南中國海和平穩定,讓船隻自由航行。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斯外稱,盡管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存在海洋爭端,但中國和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並未受影響,隨著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升級,相信地區內的安全隱患將得到緩和甚至徹底解決。

歐美媒體稱總理在南海問題上姿態強硬,中國變被動為主動。英國BBC中文網以“東盟峰會:主權爭端李克強再次顯示強硬”為題報道稱,參加東盟峰會的李克強再次強調了中國在南海主權爭端方面的強硬政策。日本NHK稱,關於菲律賓等部分東盟國家與中國的南海島嶼主權爭議問題,李克強稱應在當事國家之間解決,並倡議為將南海變成和平之海而共同努力,顯示出積極姿態。美國多維新聞網稱,李克強首戰南海,不避敏感話題,主動“亮劍”代替被動“除干擾”。美國之音駐東南亞地區首席記者史蒂文·赫爾曼稱,李克強在講話中已經清楚表明南海爭議應由直接當事方進行協商和談判解決,南海存在的一些問題不會也不應當影響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大局。

不少觀點認為南海局勢將就此趨穩。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有鑒於中國在南海政策上的微妙調整,南海的真正危機已經過了,南海區域局勢將趨於穩定。英國路透社稱,中方在堅持南海主權的同時,近期表態更顯柔和,向有關東盟國家伸出“橄欖枝”,並在推動共同開發方面邁出堅實步伐,使南海問題有所降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陳友駿等認為,關於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政治糾紛,隻要通過大家彼此的合作,坦誠的交流,是可以協商解決一些的。南海問題只是中國與部分周邊國家關系中很小的一部分,不會成為與東盟共謀發展的“絆腳石”。

四、高度評價新安全觀,認為對維護東亞地區和平穩定意義重大

認為東亞建立新的安全架構勢在必行。《東方早報》稱,亞太地區現存的區域安全架構並不符合實際,也未能滿足各方需要,建立一個符合東亞實際、滿足各方需要的區域安全架構勢在必行。中國的新安全觀對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是積極而有效的。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主任索杜稱,李克強的講話表明中國希望使東亞成為和平發展與穩定的區域。沒有和平與穩定,就談不上發展。英國利茲大學講師強萬納裡稱,建立在經濟與人民利益上的戰略互信與安全共同體是該地區的主流趨勢,竭盡全力維護東亞地區和平與穩定十分必要。

認為新安全觀著眼坦誠對話,有利於維護東亞地區和平穩定。韓國韓中政經文化研究院理事長李映周稱,李克強關於維護地區穩定的建議十分重要,隻有確保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才能發展經濟。香港《經濟日報》稱,用筷子捆在一起不容易折斷作比喻,這就是北京倡導的新安全觀:坦誠對話解決問題。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李克強以筷子舉例,說明每個峰會成員國都對地區的安全穩定負有責任,要團結起來才能維持區域和平。

認為中國從以經濟利益優先的外交政策調整至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優先的外交政策。外交學院教授蘇浩等認為,這是中國政府首腦在亞太地區首次倡議建立安全架構,顯示中國議題設置能力增強,也傳遞了中國更積極承擔地區安全責任的願望,更表明中國新一屆政府從以經濟利益主導的外交政策調整至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優先的外交政策。法國《世界報》稱,中國領導人強調“將南海建設成和平、友誼與合作之海”,說明中國在東盟開始改變策略,“魅力攻勢”不再單純依靠經貿而回避主權爭端。

(責編:段欣毅、張玉珂)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時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