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浙江農村現清朝古宅 村民4年花2000萬復原

2013年09月12日11:28    來源:光明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浙江農村現清朝古宅 村民4年花2000萬復原

2013年9月1日,浙江省溫嶺市鬆門鎮竿北村的清朝古宅。

  狀元第石雕門樓、中書第門樓、木雕長廊、木結構涼亭……在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竿北村,一座散發著徽派氣息的清朝古宅引人關注。9日,記者了解到,主人張曉志是個古文物收藏愛好者,從江西省買得清朝官邸,后花了四年時間對其進行1:1復原,共耗資約2000萬元。

  在溫嶺市鬆門鎮竿北村,有一幢佔地2000多平方米的徽派古宅,由古磚、石雕組成門樓和圍牆,約有300多米長,南門樓為宅子正門,最高處達12米。宅子門樓上還鑲嵌著4000多個石雕。

  最值得稱道的便是狀元第石雕門樓。“全國隻有兩塊,很珍貴。”古宅主人張曉志還說,宅子的中書第門樓,目前在中國也是較為少見的。

  噴泉、水池、石門、書房……穿過門樓,走入古宅后花園,如同穿越到清朝后宮。

  與周邊建筑形成鮮明對比的古宅來自何處?

  大約6年前,得知江西省婺源縣的一清早期官邸要拆了,張曉志不忍古宅消失,便買下了它。

  今年42歲的張曉志,曾是當地學校的一名美術老師,后因對古文物的痴迷,放棄教師工作,從事起了古文物的收藏工作。他收藏有不少古代金銀器、青銅器、玉雕等。

  他自稱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甚至舍不得買一輛家用小車。但對待古文物卻花錢大手大腳,光是買這座古宅就花去千萬元。

  將古宅運回竿北村后,張曉志便請師傅按照圖紙將宅子1:1復原。但古建筑特有的結構,沒少讓他花心思,光是4年間請師傅的工錢,就花去500萬元。另外,定制的古磚、木門等也價格頗高。

  “買古宅,再加上后來的復原,共花了大概2000萬元。”他說。

  據了解,該古宅子已經申報“浙江省張園古代雕刻藝術品博物館”。

  “在這裡,我和家人帶孩子們參觀宅子,教他們書法、繪畫,給他們講解藏品、石雕背后的歷史故事。”張曉志的願望,就是把宅子打造成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我並不是想盈利,就是想讓年輕一代去參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他認為,個人力量雖有限,但仍然願意盡微薄之力去做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不過,張曉志也道出了他的難處──土地。目前,他已將用於種地、規劃住房的土地拼拼湊湊,全部用來安置古宅,但仍不夠用。他希望當地政府可以在土地上給予更多支持。(見習記者 李夢清 通訊員 江文輝)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