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推進改革才能釋放和創造增長的活力動力
在經濟發展方面,我們不改則退﹔隻有推進改革才能釋放和創造增長的活力動力,在未來保持一個中長期的中高速增長。這包括:改革創業、就業的准入、管理等體制,正確處理規范與放活的關系,將重管理的政府轉變為千方百計為創業和就業服務的政府,為千千萬萬的大學生、農民工、科技人員等,創造適合他們創業、創新和就業的體制、政策和政府服務環境。未來經濟增長的25%左右,將來自於此﹔改革經濟領域准入范圍,取消各種對民營經濟進入的限制,改革財政稅收金融體制,降低稅負,清理收費罰款,使中小微企業能貸到款,並且能貸到與國有企業一樣利率水平的款,調動社會資金進入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各個領域,吸收閑置的勞動力投入工作,以此推動內部經濟增長﹔
改革戶籍、土地等體制,使人口能遷移流動,使土地資產能退出和優化配置,使農業現代化有規模經營條件,使農民能獲得財產性收入用於創業和到城鎮中買房,使城鎮居民買房的支出降低下來,積富於民,用於創業和擴大消費。美國學者舒爾茨曾經計算美國20世紀初的增長,其25%來自於人口的遷移和流動,也需要戶籍、土地財產、政府公共服務等等體制的與其適應。這有一定借鑒意義。
總之,我們需要克服利益梗阻,堅定地推進經濟體制方面的改革,形成調整結構和促進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需要堅定而有魄力,果斷推進資源價格、財政稅收、土地、金融、國有經濟等體制改革,下決心解決一些導致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抑制創業就業、導致兩極分化的深層次體制問題。因為,經濟改革是實現中國人民共同富裕夢的必由之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