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本網原創

毛澤東逝世37周年 座談毛澤東晚年讀書實踐

2013年09月09日15:1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座談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 (記者賈玥 翁奇羽 魏青成) 在毛澤東逝世37周年的特殊日子裡,今天上午,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暨四部新書出版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劉少奇之子劉源上將、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張玉鳳等同志出席。

作為《毛澤東晚年讀書紀實》的姐妹篇,新書之一《毛澤東讀書十法》對前書內容進行了補充。中共中央辦公廳原主任汪東興為該書作序時指出,這本書密切聯系毛澤東讀書實際,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故事、談話闡明觀點,主題新穎、資料詳實、語言通俗,很值得一讀。

“毛澤東在晚年病魔纏身的歲月裡仍然勤奮讀書。”據該書作者、毛澤東晚年圖書管理員徐中遠回憶,晚年的毛澤東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地看書。有一次發燒到39℃,醫務人員規定每天隻能看15-30分鐘的文件或書,而實際上他每天看書時間遠超過規定。

《毛澤東是怎樣讀二十四史的》一書則首次披露了毛澤東讀二十四史的八大特點、八個方面的批注、六種主要方法和三個主要視角等內容,是近年來國內外出版物中反映毛澤東讀二十四史最全面、真實、可信的一部著作。

徐中遠透露,記載五千年中華文明的二十四史,毛澤東連續24年反復地讀,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主觀上有渴求知識的欲望,二是二十四史中蘊含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

“讀書充斥著毛澤東晚年生活,要全面認識毛澤東,特別是研究晚年的毛澤東,就不能不了解和研究毛澤東晚年的讀書實踐和讀書方法。”徐中遠在發言中特別指出。

據了解,徐中遠將把稿費和銷售收入全部捐贈給江蘇中遠助學幫老基金會,用於幫助困難兒童上學、幫扶困難老人安度晚年。

新書之一《憂患百姓憂患黨》的作者、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慎明認為,對毛澤東的評價,絕不僅僅是關涉其個人的榮辱、功過與是非。黨、國家、民族和人民隻有正確評價了毛澤東的功過是非,才會有無比光明燦爛的前程﹔否則,必將重新遭受極大的災難和苦難。

由當代中國研究所所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概述了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這35年的歷史。據介紹,撰寫該書是中央賦予當代中國研究所的首要任務,前后撰寫修改近20年。

中組部原部長張全景、王稼祥同志夫人朱仲麗、毛澤東親屬王海容等同志也同時出席座談會。

分享到:
(責編:賈玥、白真智)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