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山:關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幾點認識【2】--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高層動態

劉雲山:關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幾點認識【2】

2013年09月09日19:16    來源:學習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原標題:劉雲山:關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幾點認識

三、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總體上看,我們黨是堅強有力的,黨員隊伍狀況是好的,但與新的形勢任務和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還十分突出,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四種危險”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任務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更加繁重。貫徹落實好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把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弘揚起來,貫穿於黨的建設全過程、各方面。

開展正常的、健康的黨內生活,需要嚴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應當肯定,現在黨內生活總體上看是正常的、健康的,但也存在黨內生活庸俗化、同志關系功利化等問題。有的不願批評、不敢批評,當“老好人”﹔有的奉行“明哲保身、不得罪人”的處世哲學,隻栽花、不栽刺﹔有的在重大是非面前不開口、遇到矛盾問題繞道走,等等。如果長期發展下去,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就會有被丟掉的危險,“利器”變成“鈍器”,刀槍入庫、鏽跡斑斑,不良傾向就會在黨內滋長蔓延。黨的組織是一個大熔爐,黨員應當能經常得到黨組織的教育引導,得到黨內同志的批評幫助,接受思想洗禮、祛除作風污垢。要保持正常的、健康的黨內生活,就必須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抵制好人主義,克服庸俗之風。

從嚴管理黨員干部隊伍,需要嚴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從嚴治黨重要的是從嚴治吏。從嚴治黨,必須落實到對黨員干部的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上,而嚴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從嚴要求的題中應有之義。失之於寬、失之於軟,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反映在對黨員干部管理上,明明看到了問題卻不及時指出,已經發現錯誤的苗頭卻不給予批評,有的甚至還包著、護著。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好干部”的五條標准時,特別強調“敢於擔當”。敢於擔當就要堅持原則、敢於批評,敢於同不良現象作斗爭。要消除黨內不良作風,除了對少數違紀違法的人繩之以法外,對大多數黨員干部來說,主要還是靠經常性的有力批評和有效監督,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及時制止。這樣,才能防微杜漸,避免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這也是對黨員干部的積極幫助、真誠愛護。

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需要嚴肅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我們黨是一個大黨,擁有8500多萬黨員、40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靠什麼來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就是要靠統一的意志、統一的步調。隻有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及時糾正黨組織內部的各種錯誤思想認識和不良行為傾向,才能保証全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團結一致。現實當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題依然存在,口頭上講一套、實際上另一套、陽奉陰違也不是個別的現象。這迫切需要我們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推動全黨更加堅定自覺地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使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有一個大的提高。

批評和自我批評在一些地方難以開展,這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從歷史看,主要是在過去一些政治運動中批評過了頭、過了火,搞成了大批判、大批斗,傷害了許多同志,讓人們心有余悸。從現實看,主要是一些同志為人情所困、為關系所累、為利益所惑,缺乏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勇氣。應當說,現在全黨同志越來越認識到弘揚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極端重要性,認識到缺乏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極大危害性,大家都普遍地、熱切地期盼著把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優良傳統發揚光大起來。要順應全黨同志的期待,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加強思想引導、給予有力推動,在黨內切實恢復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利器”本色,為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增添新的活力。

四、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需要無私的勇氣、正確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對錯誤思想的匡正、對錯誤做法的糾正,涉及批評者、被批評者、自我批評者等方方面面。把批評和自我批評優良傳統發揚光大起來,勇氣是前提,態度方法也很重要。有了勇氣,批評和自我批評才能開展得起來﹔態度正確、方法科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堅持出於公心、樹立無私無畏的勇氣。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揭傷疤、戳痛處,沒有一點勇氣是辦不到的。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要自己抱有高度的革命熱情和對黨負責的精神,才會襟懷坦白,才會有‘脫褲子’的精神,也才會把思想作風整好。”從現實來看,批評和自我批評之所以難,難就難在有顧慮、有擔心,自我批評怕丟面子,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實際是私心雜念在作怪。心底無私天地寬。要始終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樹立敢於堅持原則的勇氣,保持一心為公的情懷。對自己、對他人的缺點和錯誤,該反省的要反省,該批評的要批評,該得罪人時要敢於得罪人,同時要胸懷坦蕩,聽得進不同意見,容得下尖銳批評。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堅持實事求是、使批評經得起檢驗。實事求是最有說服力。批評別人也好,自我批評也好,隻有實事求是、恰如其分,才能讓人心悅誠服。毛澤東同志講,黨內批評要防止主觀武斷,說話要有証據,主觀主義的批評,不要証據的亂說,往往釀成無原則糾紛,破壞黨內的正常生活。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時,要堅持用事實說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是什麼問題就講什麼問題,不夸大也不縮小,不糾纏細枝末節也不放過原則問題,不能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更不能抓辮子、扣帽子、打棍子。要克服主觀因素的影響,摘掉有色眼鏡,摒棄成見偏見,防止從個人恩怨、利害得失、遠近親疏出發看人待事,確保批評符合客觀實際。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堅持與人為善、真心誠意地幫助同志共同提高。黨內批評應該是嚴肅的、認真的,同時又應該是誠懇的、與人為善的。隻有堅持這樣的態度,才能開展正確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才有利於團結同志。所以,還是要始終堅持我們黨一貫倡導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以誠待人,誠心誠意地溝通思想,推心置腹地交換意見,把關心、關懷、關愛送給同志,讓人臉上火辣辣、心裡熱乎乎,就能夠贏得被批評者的理解和信任。所以,要注意把握好批評的方法,把公開批評與個別提醒結合起來,把擺事實與講道理結合起來,既嚴格要求又不求全責備,既指出問題又提出改正建議,真正達到幫助同志、增進團結、促進工作的效果。

(責編:劉軍濤、趙綱)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時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