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為“以房養老”機構提供擔保或者再保險,根據房地產市場發展和人均壽命變化情況設計產品
“未來隨著老年人群結構的變化,參與機構的逐步成熟,‘以房養老’市場會逐漸走上正軌,規模會不斷擴大。”陳秋霖認為。
陳秋霖分析,現在進入養老階段的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左右出生的人群,數量和規模都不大,他們房產不多但子女卻比較多,養老問題基本就是由家庭子女承擔了。而今后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50后、60后甚至70后成為主要養老人群,他們的房產相對較多,但是從家庭成員特別是子女那兒得到的養老幫助會很少,這時就需要從社會上的金融機構尋求幫助,以便將不動產變為現金,滿足養老需求。
陳秋霖建議,政府應當為開展“以房養老”的機構提供擔保或者再保險,以政府信用增強商業機構和老年人之間的信任,同時加強對這些商業機構的監管,防止出現損害老年人利益的情況發生。
“‘以房養老’產品設計合理,才能真正具有市場活力。”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郝演蘇說,目前市場上的產品有些就是10年左右的貸款期限,這樣的產品設計過於簡單,也沒有從老年人的實際情況考慮。
在國外,專業的金融機構會根據房地產市場發展情況和人均壽命變化情況,確定一個合理的養老金給付期限,一般為20年,根據這個年限確定養老金給付金額。如果客戶在給付期內過世,則繼續付給其子女等繼承人﹔如果客戶生存時間超過給付期限,則給付直至其身故。
此外,還要建立一些公益性的中介機構,為“以房養老”市場提供配套的專業化服務,以保証市場的公正、公平。郝演蘇介紹,在發達國家,按揭養老有成熟的運作方式。比如在房產評估環節,有中立的權威專業評估機構負責房屋價值的評估,既能照顧到老人的利益,也能保証金融機構的合理收益,而我國目前這些方面都比較缺乏,未來需要加大配套機構建設。
美國:政府提供保險(延伸閱讀)
柴 邊
美國的住房反按揭貸款市場發展最為成功,其最大特征是政府提供支持,同時銀行、保險等機構參與其中。
上世紀70 年代,住房自有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美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壓力增大。在美國政府、國會的介入和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住房反按揭貸款逐步發展起來。1987年美國國會授權房屋與城市發展署發起房產淨值轉換抵押貸款計劃。貸款領取方式比較靈活,借款人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自由選擇領取方式,如一次性總額領取、按年金領取、一定限額內自由領取等多種方式。同時,聯邦政府為借貸雙方都提供保險支持。如果貸款到期時,房屋出售的資金不能償清貸款本息,其差額將由保險基金進行補償﹔如果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倒閉,政府也保証借款人能按時、足額拿到貸款,其運行接受聯邦住房署監管,並在國會和政府的支持下獲得了較快發展。
目前,該項業務已佔美國反向抵押貸款總額90%以上的份額,成為美國反向抵押貸款市場的主流產品。上世紀90 年代以后,年均簽訂住房反按揭貸款合約15000筆,對美國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香港:貸款前先輔導(延伸閱讀)
本報記者 尹世昌
2011年7月,香港政府推出“安老按揭計劃”,即“反按揭”。老人可以香港的自住樓宇作為抵押品,向參與銀行申請安老按揭貸款,借款人仍是物業的業主,並可繼續居住直至百年歸老。借款人可以在固定年期內或終身每月取得分期貸款,也可以一次性提取,但隻能用於償還原有貸款、治病或修葺房屋等。銀行以貸款總額按復息計算收取利息,利息為最優惠利率減2.5%。中銀香港是這項業務的市場領先者,截至今年7月,其累計市場佔有率達70%。
香港按揭証券公司是安老按揭的主要推動者。貸款終止時或借款人去世后,借款人或繼承人可優先全額償還貸款以贖回物業。如果選擇不贖回,銀行將出售物業償還貸款。出售房產所得如果超過安老按揭貸款,銀行將余額歸還給借款人或繼承人。如果不足以償還貸款,差額會根據香港按揭証券公司與銀行的保險安排,由按揭証券公司承擔。
為了防范風險,減少糾紛,在正式申請貸款前,借款人必須先預約輔導顧問會面,了解產品特點、法律權益與責任,並確定貸款金額,獲發輔導証書后才能申請貸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