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類又一次站在經濟危機邊緣。專家們的預測越來越悲觀。全球經濟能否保持穩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大國。請您談談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
中國經濟增速從去年起有所放緩,有不少人開始“唱衰”中國。我想指出,中國經濟溫和下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是一段時期的高速增長后,潛在增長率趨於下降,這是經濟發展階段演進的一般規律,中國也不例外。二是中國國內和國際經濟環境都比較嚴峻,世界經濟減速對中國出口造成了較大影響,中國企業產能和資源利用率低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這些都造成經濟增速回落。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我們的發展目標有所改變,GDP不再是衡量經濟發展的標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主線。隻靠投資增長拉動經濟不是長遠之計,要推進經濟改革,實現經濟轉型,就不得不經歷經濟增速放緩的陣痛。
但是,這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會因此陷入危機。對這種放緩中國政府早有預計和准備,隻要經濟減速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就不會爆發危機。總體來看,中國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改變,增長的基本動力還在,還有很多潛力可以釋放。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在過去30多年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再創一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時期。
五、我們很想了解您如何評價哈採取的反危機措施。您能否談談哈方和中方有哪些應對危機的經驗和有益的舉措?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分享借鑒的嗎?
危機爆發后,中國政府和哈政府都出台了應對政策。兩國都沒有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過多沖擊,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說明我們的反危機措施都卓有成效。哈成功實施“反危機”計劃,向經濟領域大量注資,穩定金融體系,支持中小企業,實施創新項目、工業和基礎設施項目,保障居民就業和收入,使哈經濟平穩度過了危機最難關。中國政府為應對危機,推出了4萬億投資計劃,地方政府也陸續推出了大規模投資計劃,為提振市場信心、保持經濟增長勢頭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我們提高了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調整了部分產品出口關稅。我們還出台了一些更加積極的財政金融政策,有力地刺激了消費,擴大了內需。
兩國政府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是我們迅速走出危機的關鍵。所採取的措施及時、果斷,“對症下藥”,使我們能夠從容面對危機與挑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