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時政專題>>【2013專題】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並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滾動

駐俄羅斯大使李輝接受俄媒書面採訪【4】

2013年09月02日09:01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手機看新聞
駐俄羅斯大使李輝接受俄媒書面採訪【4】

  四、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中國夢”的概念。這對中國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周邊鄰國加強合作有何意義?  

  答:每個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為中國人民描繪了一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即“中國夢”。  

  “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政治口號”。“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即202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奮斗目標,就像俄羅斯政府現在所做的一樣,就是讓人民生活得更好。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政治、經濟、人文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對祖國富強的期盼,而不是“民族主義”。中國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曾為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做出杰出貢獻。近代曾飽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之害的中華民族深深懂得,隻有國家強大,人民才會生活得好,隻有民族團結,社會才會安定發展。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是一種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而不是針對曾經侵略過中國的其他民族的復仇。   

  “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向往,而不是“排他夢”。人類社會越來越成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夢”對他國、對世界決不是挑戰和威脅,而是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中國的發展不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發展,相反,中國越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就越有利。  

  遠親不如近鄰。中國的發展依托於周邊國家,也為周邊國家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中國同周邊國家地緣相通,人文相親,經濟互補,開展交往與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蘊藏巨大的潛力。所以,“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穩定和諧的周邊環境,需要相互支持的睦鄰伙伴,這決定中國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睦鄰友好政策,同周邊國家一道,共同致力於構建和平安全、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和諧地區。  

  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在治國理念上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普京總統曾提出“到2020年俄國內生產總值躋身於世界五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的計劃。我相信,無論是“中國夢”,還是普京總統提出的俄羅斯計劃,都旨在強國富民、推動世界和諧發展與共同進步。  

  夢想與追求相通,與信念相伴。盡管中國同周邊國家發展道路會有不同,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夢想和追求。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讓心懷夢想的中俄兩國攜手並肩,為了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世界的和平,共同書寫人類歷史的新篇章。(完)   

分享到:
(責編:李宇浩、段欣毅)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