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夜幕下的勾當
——溫州黑作坊“整容”“漂白”過期變質熟食揭秘
新華網溫州8月22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張和平)“鄉巴佬”系列即食休閑食品,作為浙江溫州特點銷往全國。然而最近記者在溫州暗訪發現,一些被超市退回的過期、變質的雞腿、雞翅、鴨頭等熟食,並沒有依法銷毀,而是在夜黑人靜之際,被黑作坊採取拆除包裝“漂白”、添加化學物質等“整容”手術,最后穿上散裝統貨的“馬甲”重新流入市場坑害消費者。
變質熟食隻見招回不見銷毀
“鄉巴佬”系列即食休閑食品作為溫州市蒼南、平陽兩縣的支柱產業,主要集中在兩縣交界的靈溪鎮、蕭江鎮一帶,企業近百家,銷售網點遍布全國城鄉成千上萬家大小超市、便利店。
由於“鄉巴佬”被質疑有歧視農民之嫌,不少企業則以諧音改頭換面為“香吧佬”、“鮮不老”、“鮮八佬”,但業內和廣大消費者習慣上仍以“鄉巴佬”稱之。
蒼南縣食品工業行業協會黃開周會長稱,該產業年產值高達800億元,年產量達100多萬噸。隨之而來的是,每月、每天來自全國各大超市、便利店都有成千上萬箱雞腿、鴨頭系列熟食過期、變質被退回。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者對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必須採取銷毀等措施。但是,一些“鄉巴佬”生產廠家將這些變質貨從全國各地收回到蒼南、平陽的生產總部后,不依法銷毀,而是“變廢為寶”,昧著良知重新賣給“包圍”在廠家四周多如牛毛的黑作坊。
前不久,記者在當地龍頭企業“浙江鄉妹子食品有限公司”採訪看到,緊鄰生產車間有一塊面積五六百平方米的露天水泥地,過期退貨物一箱箱堆積如山。空地上,晒滿各種各樣已拆除包裝的雞腿系列,惡臭扑鼻。
每天,都有三五個女工,專在紙箱邊不停地拆分紙箱,麻利地將箱裡面的退貨物取出分類:成色較好的,直接拆除包裝,將肉品扔進身邊的水桶﹔明顯發霉變色的則不拆包就扔在身后的空地上。這些拆包或沒拆包的產品,最后均統一裝進一隻隻麻袋作“另行”處理。
記者隨警方在長達1個多月的偵查中,從未見該公司將這些“腐臭物”投進焚燒爐中銷毀。一位偵查民警稱:“也沒見周邊一些同行廠家焚燒,這些廠的焚燒爐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被稱為“回收大王”的平陽縣蕭江鎮庄某干在當地知名度很高。知情人說,庄某與“鄉妹子”公司辦公室主任梅某保持熱線聯系,固定從該公司及“香仔”“呂家鄉”“老李”等龍頭企業收購大批過期、變質貨,“幾乎每天收購幾百到一兩千斤”。
據有關方面透露,該產業的過期、變質貨佔總量5%以上,當地企業平均每天回收的“總產量”上百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