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 今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遼寧省政協常委、中國石油遼寧銷售公司總經理王學泠署名文章《國有企業更應破除“官本位”》。文章指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徹底走出“官本位”的困擾,推進用人方式和人才待遇的多元化,開辟選人用人“第二通道”,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文章認為,經過多年改革和市場經濟的考驗,國有企業的用人機制已大為靈活,但“官本位”的意識仍然比較普遍地存在。在很多國企員工看來,似乎隻有“當干部”才算受到了重用,一切待遇都和官職挂鉤,以干部職務高低論“英雄”。這就造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大量支撐企業發展的專業技術人才升遷無望,價值難以充分體現,積極性創造性受到壓抑,影響了國有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制約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文章分析認為,選人用人機制是搞好國有企業的源頭活水,讓企業“活”起來,必須首先讓人才機制“活”起來。開辟選人用人“第二通道”,就是要建立一個全新的職務序列,讓每一個人才都有施展才華和發揮作用的舞台。實際上就是對企業人才實行分類管理,適合當干部的就進入干部序列,適合做業務的就進入業務序列。新機制下,當干部和不當干部的待遇沒有太大的差別,“升職”和“加薪”不再緊密關聯,干部所以就變得“能上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