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訪白瑪曲珍、扎西央金--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訪白瑪曲珍、扎西央金

2013年03月13日21:2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黎華玲、桂濤)在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的年度例會期間,一名來自墨脫的代表成為記者們關注的人物之一。她就是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唯一的一位門巴族代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的白瑪曲珍。

  白瑪曲珍的家鄉墨脫位於西藏林芝地區,藏語意為“隱秘的蓮花”,由於交通不便,被世人稱為“高原孤島”。生活在西藏東南部墨脫縣、錯那縣等地的門巴族,有8000多人,屬人口較少民族。

  由於交通不便,墨脫經濟發展較慢。這次,白瑪曲珍帶著墨脫百姓渴望發展交通的願望來到北京。“作為人口較少的門巴族,能夠有機會參加全國兩會,感受到了國家對少數民族的關心。”白瑪曲珍說。

  為了體現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中民族平等的原則,中國法律規定少數民族的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參照人口數和分布等情況,分配給各省、區、市的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應有代表一人。同門巴族一樣,僅有3000余人的珞巴族也有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參與決定國家大事和本民族事務,平等履職。

  全國人大代表中唯一一名珞巴族代表、西藏山南隆子縣斗玉珞巴民族鄉的扎西央金最關心的是珞巴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珞巴族人主要聚居在西藏東南部林芝地區的米林縣和墨脫縣等地,山南地區也有少數分布,以農業和狩獵為生。“珞巴”是藏語中“南方人”的意思,約3000人左右,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珞巴族隻有語言沒有文字,民族歷史及文化僅靠民間藝人口頭傳承。如今,能夠完整演唱珞巴族史詩《斯金金巴巴娜達萌》《阿巴達尼》《金崗崗日》的民間老藝人們不斷去世,珞巴族的祭調音樂、祭祀舞等舞蹈,甚至一些民間神話傳說的傳承都面臨著危機。扎西央金建議相關部門對珞巴文化進行拍攝錄制。

  扎西央金表示,年青一代的珞巴人已意識到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要性。現在,斗玉珞巴民族鄉每周都開設珞巴語言課,“不論民族,不論年齡,都會來上課,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珞巴文化消失。”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說明各民族平等享有民主權利。”扎西央金說。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西藏人民與全國各族人民一樣享有了平等的政治權利。此次全國兩會,共有17名全國人大代表來自西藏,這其中包括14名藏族、門巴族、珞巴族代表。

  扎西央金認為,西藏各族人民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實現了平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掌握了管理西藏社會、主宰自己命運的當家做主的自治權利,成為西藏社會物質文化財富的創造者和享受者。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