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先行地代表看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大部制”先行地代表看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

2013年03月11日19: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索有為)領中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廣東,在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又一次扮演了一個成功的先行者角色。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會議上,來自於深圳、佛山等改革先行地的代表對此更有切膚體會。

  作為中國最早進行機構改革試點地的佛山市順德區,在1992年和2009年先后進行過兩次機構改革,全區56個黨政部門最終精簡為16個。

  “此次機構改革中很多做法借鑒了廣東經驗。”佛山市市長劉悅倫稱,此次《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最主要的亮點是從轉變政府職能出發。這次的機構改變力度不是很大,集中在職能轉變,這是正確的。機構應該圍繞著職能來改變,不能讓機構經常處在動蕩之中。

  劉悅倫建議繼續強化政府職能轉變。“行政體制改革是一種行政權力和資源的再分配,所以改革必須從群眾中來﹔還要進一步全面清理行政職能。目前清理的主要是行政部門,但這些行政部門下面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群團組織,審批職能非常繁瑣。我們佛山的經驗就是根據群眾意見,對所有的行政部門、事業單位、群團組織,全部納入改革。”

  一向以“敢為天下先”為自己城市精神的深圳,也先期推進了大部制改革。據深圳市市長許勤介紹,深圳從2009年開始進行大部制改革,把原有的46個部門精簡到31個。當年還形成了大市場監管的體制,成立市場監管局。同時根據食品安全的需要,單獨成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文化口涵蓋了文體、旅游、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多個部門。

  許勤表示,“大部制”改革從深圳的地方運行看效果不錯。希望能夠進一步通過機構改革,來轉變職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把政府不該管的事放掉,該管的事管好。當然,在公務員素質的提高上也要強化,適應機構調整。他說:“機構改革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會提出新的需要,所以機構還要不斷完善,這樣才能保持行政機構架構的合理性,能夠與時俱進。”

  現任東莞市市長袁寶成,2004年時在深圳工作,曾牽頭合並深圳外事辦、港澳辦、僑務辦、友協、僑聯等五個機構。任深圳副市長時,主管深圳市科工貿信委等三個大部。這些經歷讓他覺得,非常有必要搞大部制。

  “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方案中有很深的‘廣東色彩’”,袁寶成說,“大部制”改革推開以后,應該要保持全國有幾個城市(像深圳、順德)以及每個省可以拿一個出來做試點城市、地區,千萬不要全國一刀切,讓他們對自己的機構改革有權力空間。

  袁寶成說:“加大社會組織培育當然是好事,要盡快建立行業協會管理法,越快越好,讓行業協會依法在軌道上從事行業管制。”(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