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倒塌集賢亭原址重建 梁柱換成鋼結構--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杭州西湖倒塌集賢亭原址重建 梁柱換成鋼結構

2013年03月09日14:06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還記得去年9月12日突來的一陣狂風麼?被游客們譽為西湖邊最美亭子的“集賢亭”,在暴風雨中轟然倒塌,亭子的頂也全部掉進西湖裡。從那以后,這裡就變得空蕩蕩。什麼時候才能重新建好?不少杭州人心裡有這樣一份牽挂。昨天,新集賢亭終於開始原址原貌重建了。外表不變,不過新亭子會更強壯——梁柱換成鋼結構,最早下個月底就能重現西湖。

  昨天一早,西湖裡搭起了腳手架

  昨天一早,湖濱一公園附近的晨練市民們都聚攏到了湖邊——七八位工人有的站在集賢亭平台上,有的下到湖裡,在齊腰湖水中,開始搭建腳手架。

  亭子倒塌近半年,那個伸到湖面幾十米遠的平台空空的,棧道口子也一直被隔離板擋著,“為了安全,請勿進入”。不過,市民們老早心痒痒了。 “集賢亭終於開始重建了,又可以站在水中間看西湖,多少美啦!”

  西湖在這裡,繞著集賢亭轉了一個彎,周遭水域空曠,荷葉田田——有不少市民游客們認為,這是西湖“最上鏡”的亭子。去年9月12日中午,重建十年后,它在“海葵”12級狂風的攻勢下,因縱向和側向同時受力拉扯,瞬間倒塌。當日湖面的風不是一個方向的,且風入亭后會造成風向紊亂,一定程度上可能鬆動榫卯結構,導致建筑失穩。“集賢亭倒塌時,是木頭柱子被從中間生生拗斷的,”西湖景區工作人員說。不過經檢測,原有集賢亭的入水平台結構依舊穩定、完好。

  還是老樣子,不過換成了鋼骨架

  重建的集賢亭由杭州園林設計院設計,仍保持原有的建筑風貌。雙重檐、歇山頂、六根木柱支撐,完全保留飛檐翹角的歷史原貌,外觀幾乎與原亭一模一樣。雖然“面子”還是老樣子,但是亭子的“裡子”卻有大變化。

  集賢亭重建方案原先有3個,外觀都不變,不同之處在於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構建筑還是木結構。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湖濱管理處基建科副科長邵寧說,由於集賢亭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既是突出建在西湖水面之上,又是四周空曠無遮擋物,所以用鋼結構梁、柱和木結構屋面相結合的結構形式,能確保新亭的安全性。“換成鋼柱子后,中間拗斷的概率幾乎為零。”工作人員說。

  於是最后決定採用鋼構建筑。根據設計要求,鋼柱胸徑40厘米,並將入地40厘米左右。所以,這次復建足足用上了10噸的鋼材,並且以50年一遇的抗雪壓和抗風標准修建。

  最早下個月底,集賢亭重回西湖

  目前,集賢亭的混凝土地面幾乎跟西湖水面齊平,入地這般深,必須撬開地面,西湖水勢必倒灌。

  “首先,我們需要圍堰抽水,然后鑿開地面,”工作人員說,亭子下面有上下兩層混凝土平台。市民游客見到的上層厚30厘米,跟下層之間的間距是10厘米,“柱子完全穿透上層混凝土,然后擱放在下層平台上。”

  鋼構建筑,用杭州話講,看起來會特別“剔”一點,就好像姑娘的肌膚。鋼構柱子會用上仿木油漆,從外表看來就是木柱子的感覺。不論柱子還是大梁,油漆過后,會非常細膩。

  預計集賢亭建設工期約50天,“建筑構件已經在工廠裡生產了,到了現場,就像搭積木一樣,吊裝、安裝起來就行,所以速度比較快。”工作人員說,最早4月底,“亭灣騎射”將重新回歸大家視線。

(來源:錢江晚報)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