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何曉聰 李貴剛)“嚴重的空氣污染,是對仍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孩子的健康危害非常大的一件事情。中小學、幼兒園要停止戶外體育課,並盡量減少戶外活動。”今天,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施一公表示,作為一名從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學者,一直以來,都很關注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的問題。對於近段時間一些城市出現的大范圍、嚴重的霧霾天氣感到擔憂。他坦言,作為一名新的人大代表,今年關注的問題很具體,就是面對這麼個空氣污染的狀況,為了孩子該做些什麼?
他說,科學研究表明,污染空氣中的化學小分子和重金屬不僅會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對心血管和肝臟產生危害,還會誘發突變、加重癌症的幾率,甚至會對幼兒的大腦發育產生不良影響、甚至直接影響智力。體育活動時,一節課下來,孩子的心跳快,血液流速快,吸入的空氣量遠遠大於在正常狀態下行走或靜止時的,這時會吸入很多污染物,如同加一層有害物質在肺泡表面,對孩子的健康很不好。
施一公告訴記者,這些影響一般不會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被明顯察覺到,也許有些長期受到空氣污染困擾的人一輩子都不知其病因。對於這種隱形的污染,他用了“更可怕”三個字來表示。
一切為了孩子。他建議在空氣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中度污染,即PM2.5的指標達到150或以上時,停止中小學、幼兒機構的體育課和相關戶外活動,並直言這是目前保護孩子健康最直接和易於操作的事情。各級教育部門可以安排專人負責工作,對做不到的要實行問責。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