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奶粉新政今日開始 澳門或採取緊急措施應對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徐位毅、李天勝):從3月1日起,香港《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正式生效,對離境人士所攜帶出境的嬰幼兒奶粉數量進行限制,每人不得超過兩罐,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對此,有小部分澳門市民擔心,這項政策可能造成澳門市場嬰兒奶粉再次出現緊缺。
由於香港近期出現搶購奶粉潮,並以水貨方式帶出香港,令本地用家難以買到所需奶粉。香港特區行政會議上月通過修改進出口附例, 限制攜帶嬰幼兒奶粉離境。
根據新規例,除非有出口許可,否則不能夠出口36個月以下嬰幼兒奶粉。如果作私人用途,法例容許自用奶粉帶出境,每名十六歲以上人士,並在過去24小時內無離港的人士,最多隻可以帶1.8公斤,即兩罐奶粉出境。從事正式出入口的公司可申請奶粉出口証,但個人不可以申請。
香港海關發言人表示,各邊境管制站會加強出口管制,以風險為本的方式檢查旅客和貨物,並加強情報收集,繼續與內地海關當局保持緊密聯系,有需要時展開聯合行動。
據了解,從香港政府在農歷新年前表示,將限購奶粉出口,保証香港本地嬰兒奶粉供應后,就有很多內地人士赴港囤積奶粉。臨近新措實施,越來越多內地人士赴港購買奶粉。萬寧等便利店前段時間已經開始對奶粉進行限購。限制每人每天最多買4罐。有媒體報道,在新條例生效前夕,在香港很多家藥房、超市,美贊臣、美素佳兒、牛欄牌等三大最受內地父母歡迎的奶粉品牌基本上斷貨。
新規例的實施也對奶粉的價格產生很大影響。據悉,臨近新規例實施前,廣東地區港版洋奶粉已經形成“一天一個價”的漲勢。新規例實施后,由於每人隻能帶2罐奶粉出境,供貨不穩定,進貨價上升,很多人預測,代購奶粉價格的新一輪上漲已經成定勢。據報道,在廣州,有奶粉銷售店香港表示,過去進貨都是整批的,現在要靠香港的熟人先囤貨再寄出去,現在的進貨價相當於過去的售價。為了應對,以后可能會直接從國外寄貨回來。據悉,淘寶近日就有商家提前預告,香港代購奶粉要漲價。另有淘寶店主表示,歐洲各國的代購奶粉預計也會在兩周內漲價,原因是寄到香港再通關的渠道被收窄,物流成本直線上升﹔顧客們最后統一擠到歐洲直郵的渠道容易造成貨物供不應求。
對於香港限制攜帶奶粉出境的新政策,部分澳門市民擔心,這項政策可能造成澳門市場嬰兒奶粉再次出現緊缺。有澳門立法議員建議,澳門特區政府應參考香港實施的新政策,減少內地客“掃貨”及水客走私奶粉等行為。
一般來說,從澳門攜帶東西過關境要過兩道,一道是澳門海關一道是內地海關。在此之前,從澳門攜帶奶粉進內地澳門海關不會查驗,主要由內地海關查驗。一般澳門居民攜帶過關不能超過兩罐奶粉,游客則可以帶到五六罐。如果實施新政策,主要是用來限制澳門關境。
在春節前后,澳門本地市場上嬰兒奶粉一度出現嚴重缺貨,為此,特區政府還把此事定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也是特區政府成立以來繼非典和流感大流行之后,第三次定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后,政府還出台“母嬰臨時支持計劃”,讓家裡有一歲以下嬰兒的澳門市民實行登記以保障嬰兒奶粉供應,並敦促供貨商加大澳門市場的供應量,因此,目前澳門市場奶粉緊缺現象得到緩解。目前來看,一旦澳門市場上嬰兒奶粉再度出現緊張,相信特區政府會參考香港推出新的政策。
除了香港和澳門,針對國人的海外搶購奶粉行為,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採取了對策。在德國,“DM”大型連鎖超市對嬰兒奶粉實行限購,每名顧客每次最多隻能夠買4盒。澳大利亞悉尼的超市限購4罐奶粉。在新西蘭,部分超市用中文標注“奶粉一人一次限購2罐”。荷蘭的各大超市、日用百貨店和藥店普遍採取限購措施,不分種類,每名顧客一次隻能夠買一罐。看來,今后海外代購或是拖熟人購買,恐怕沒那麼方便了。
其實說到國人為什麼熱衷於滿世界搶購奶粉,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對國內品牌不信任,而國內品牌自身也不爭氣,事故頻發、丑聞紛出,質量難以取信於市場﹔另一方面,洋奶粉境內外 價格差異巨大。在歐美等國,嬰幼兒奶粉一直是政府重點補貼的對象,本身的價格就較低,加上近年來歐元、美元匯率持續走低,使得歐美等國的奶粉價格比國內便宜很多。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