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制作工藝
機械制表工藝
襯衫制作工藝
絲巾刻板工藝
拓店后的愛馬仕北京國貿商城專賣店緊臨長安街,由巴黎建筑事務所RDAI擔當設計,採用紅色刻花版的外牆上展示著愛馬仕不同款式的絲巾。
地下一層的絲巾區域展示著愛馬仕各式經典絲巾,明快的色彩為店鋪增添了一抹亮色。
2月28日,擁有176年歷史的法國手工藝品牌愛馬仕在眾人期待之下,攜八位技藝精湛的手工藝匠人,將其專屬的七種獨特工藝帶到了北京國貿商城,開啟了“2013年愛馬仕手工藝盛典”(FestivaldesM?tiers),力圖通過現場的演示及互動,全面而生動地向公眾展示愛馬仕傳承百年、非同凡響的手工藝技藝,也再次印証品牌自創立至今對藝術的無盡追求及對傳統的永久傳承。與此同時,由負責愛馬仕全球專賣店設計的巴黎建筑事務所RDAI擔綱設計,DenisMontel先生指導的愛馬仕北京國貿商城專賣店也在當天盛大開幕。
七大工藝展示愛馬仕百年傳承手工技藝
“愛馬仕手工藝盛典”的現場,各式工具材料諸如皮革、針線、絲緞或如藝術品般在工作台上靜靜擺置,或在工匠手中姿態優雅地翩然起舞。愛馬仕展示了其獨特的襯衫制作、領帶制作、馬鞍制作、皮具制作、絲巾刻板、絲巾印刷、機械制表七大工藝。如同一場至臻藝術與完美工藝的邂逅,此次展覽不僅彰顯了愛馬仕176年來所秉持的優雅風格,也體現了其獨特工藝的深厚魅力。
在展示的七種工藝之中,馬鞍的制作工藝顯得尤為出眾,以制作馬具起家的愛馬仕早在1837年便已在巴黎開設了其第一家馬鞍及馬具手工作坊,一直以來都以選料細致與制作精良著稱,令愛馬仕的馬鞍享譽170多年。而作為品牌創立的本源,皮革是走進愛馬仕的靈感源泉。從未經加工的生皮到生產線上精雕細琢的熟料,一件皮草產品要經過200多道復雜精細的加工工藝。在皮具制作工作台上可以看到,一隻Malletina包的半成品正靜置於工匠的膝上,精密的縫線在皮革之間來回穿梭,細密的針腳扎實地嵌入包袋之中。
展台另一側,工匠細心地用手中的鑷鉗輕撥鐘表的零部件,若有若無地傳來鐘表嘀嗒聲。長久以來,愛馬仕在機械制表工藝上一直追求卓越,除了將各類機芯予以匯集用以表款核心部件的制作之外,也突破一貫制表理念,嘗試採用先進技術,令表款具有非同一般的特性,如最新推出的一款Arceau全日歷月相腕表。
在彰顯專屬定制服務的襯衫制作工藝的展台上,工匠正在為手中一件即將完成的棉柔襯衫繡上擁有者的名字。愛馬仕的工匠們每定制一件襯衫,都會為客人精心測量十二項數據,並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面料作為選擇。即使時光荏苒,愛馬仕工坊都會保存一定數量的材料,為定制襯衫提供更換、翻新服務。
與定制襯衫的初衷有幾分相似的,便是另一工作台上所呈現的領帶制作。1949年面市的愛馬仕領帶,其精巧的手工縫制和優雅的款式令人愛不釋手。領帶制作工匠可以為顧客提供各種多樣化、個性化的周到服務,將專屬定制的特性發揮到極致。
此次展覽中最受女性關注的便是絲巾刻板、絲巾印刷兩個展台呈現的愛馬仕絲巾的制作過程。據統計,一條絲巾的刻板大約需要600小時,而在完成了絲巾刻板工序之后的上色印刷工序中,每條絲巾每上一種顏色,則需要1小時至1個月不等的時間來進行晾干,之后再印染第二種顏色。一方絲巾的誕生凝聚了眾多工匠的心血,這也正是愛馬仕對於傳承傳統藝術的最高致敬、對於追求完美工藝的真實寫照。
拓店新貌開幕展示生活藝術
在“2013年愛馬仕手工藝盛典”當天,愛馬仕北京國貿商城專賣店經過重新修葺與拓建,現在擁有上下兩層共346.5平方米,陳列著愛馬仕16部類的手工藝精品。採用紅色刻花版的專賣店外牆緊臨長安街,櫥窗內展示著愛馬仕的女式成衣系列。店內展示了6件多位知名攝影師的藝術作品與艾米莉·愛馬仕(EmileHerm?s)珍藏館藏品系列中的石版畫、雕刻和蝕刻畫等6件藝術作品,同消費者分享著愛馬仕的“生活藝術”理念。
值此重裝開幕之際,愛馬仕特別推出了極具視覺感染力的2款TRUNK 行李箱和 8款MALLETINA復古包。在展現手工藝大師愛馬仕獨特魅力的同時,更將“中國紅”的色彩演繹到了極致,用獨特的視角詮釋著新年的喜悅歡慶,演繹皇城之下、紫禁之巔的神秘韻味。
□特別關注
為了更好地詮釋愛馬仕176年來的品牌精神與文化底蘊,本次“手工藝盛典”活動特別設置了公眾開放日環節,參觀時間為3月1日至3月5日,11:00-19:00(北京國貿商城地下一層中庭,緊臨愛馬仕專賣店)。同時,講述愛馬仕手工藝精髓的電影紀錄片《匠·心》(HeartsandCrafts)也將同期在北京國貿三期百麗宮影院播映。影片生動真實地記錄了工匠們完成每一件產品的過程和對愛馬仕工藝的深厚情感。公眾亦可在觀展日期間,直接在現場領取影片《匠·心》的入場券。
文/劉博雪圖片由愛馬仕提供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