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劉長忠)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28日在此間舉行的“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實施十周年及中國室內環境PM2.5污染防控工作座談會”上建議,中國應制定室內空氣質量PM2.5標准。
侯立安說,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城市,PM2.5在短時間內達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室外空氣質量特別是PM2.5不達標的情況下,室內如何能夠保持和營造一個好的環境,使PM2.5盡可能降低,減少對人體的污染,面臨著問題。城市人70%以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室外的大氣質量標准頒布實施增加了PM2.5,但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實施十年仍然沒有PM2.5這項指標。因此他建議,應對相關標准進行修訂。
環境空氣質量直接關系到民眾的身體健康。近年來中國多次發生大范圍持續性霧霾天氣,PM2.5也是屢見報端,迅速成為社會焦點,凸顯環境保護的壓力巨大。面對環境空氣PM2.5污染嚴重和廣大的民眾對環境空氣質量治理要求,去年2月份中國國務院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將PM2.5納入了監測的指標范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肯定和贊同。
侯立安說,當室外大氣霧霾天氣非常嚴重的時候,可能室內的PM2.5稍低於室外大氣水平。而當室外的空氣質量相對好一些的時候,室內如果有空調、做飯等一些人為活動,還有家具、裝修材料包括VOC、甲醛等污染源和吸煙等,這個時候PM2.5可能就高於室外大氣。
他稱,不同的建筑類型、不同的建筑物室內居室裝飾裝修水平等的PM2.5污染源的分析監控應該再進一步加強,這也凸顯了室內環境空氣中PM2.5污染監控和標准方面的不足。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