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融合之地——香港蘭桂坊酒吧街--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東西文化融合之地——香港蘭桂坊酒吧街

2013年02月25日15:15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東西文化融合之地--香港蘭桂坊酒吧街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徐位毅):說到香港的酒吧,人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名字應該就是蘭桂坊了。其實,蘭桂坊不是一家酒吧,而是香港最知名、最有歷史的酒吧街,類似北京的三裡屯,上海的衡山路。蘭桂坊一條短短的小街上匯聚了幾十家風格各異的酒吧。除了當地人,這條酒吧街也是世界各地游客的必游之地。

  蘭桂坊位於港島中環附近,緊鄰香港的CBD,是金融商務人士匯聚的地區。狹義的蘭桂坊,是一條狹窄的L型街道,順山勢而上,兩旁酒吧林立。不過,如今人們常常把附近酒吧、餐廳、俱樂部匯聚的地區都稱為蘭桂坊。

  白天的蘭桂坊是一條冷清安靜的小街,會讓第一次到來的游客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然而,天色漸暗時,兩邊的酒吧陸續開張,音樂響起,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客人便不斷涌來。

  蘭桂坊酒吧密集,競爭激烈,因此基本每個酒吧下午5-9點都推出了happy hour“歡樂時光”暢飲時段,酒水半價,以吸引在中環忙碌一天的人們,下班之后先過來喝一杯,放鬆緊繃的神經。

  晚上8點,這是香港人晚飯的時間,這個點在蘭桂坊,泡吧似乎還太早。不過沒關系,蘭桂坊很多酒吧也提供美味的食物。例如這家叫Wagyu的酒吧餐廳,就分成餐廳和酒吧兩部分。

  在餐廳柔和的燈光下,人們享受著和牛、意粉等各種美食。而一旁的酒吧裡,也有顧客開始喝酒聊天。來自尼泊爾的伍倫賓是酒吧的經理,他說Wagyu酒吧有很多他自創的特色飲品。“我們有很特別的雞尾酒,很多人都喜歡我們的雞尾酒,特別是莫吉托(mojito)。”

  蘭桂坊成為酒吧街要追溯到上世界70年代。當時在香港工作的外國人常抱怨,在香港缺乏社交場所,喝酒隻能去酒店。

  因此,蘭桂坊的第一批酒吧餐廳應運而生,客戶就鎖定這些離鄉背井的外國人。時至今日,蘭桂坊地區的通用語言仍然是英文,菜單是英文的,服務生不少都是東南亞面孔,聽不懂粵語或普通話。而蘭桂坊的顧客中,外國面孔也佔到差不多一半。

  跟北京的酒吧不同,香港的酒吧很少有樂隊駐唱。不過在周末時,一些酒吧會有專門的DJ播放音樂。

  這家位於蘭桂坊街道拐角處,名叫Stormies的酒吧,播放的音樂常常讓顧客停住腳步,隨之起舞。酒吧負責人來自菲律賓。他說,這家酒吧一直人氣很旺的原因,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食物外,音樂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我們播放70,80和90年代的歌曲。這和其他大多數的酒吧不一樣,他們都播放最新的排行榜歌曲。我們的目標群是35歲以上的顧客。”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