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連旱致440余萬畝田作物受災 預計損失近10億--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雲南連旱致440余萬畝田作物受災 預計損失近10億

2013年02月20日15: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中新網昆明2月20日電(馬騫)繼前三年連續干旱后,雲南部分地區2013年旱象初現。記者20日從雲南省農業廳了解到,截至2月18日,雲南省田作物因旱受災面積達440.8萬畝,成災188.6萬畝、絕收42.2萬畝,預計全省因旱災造成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2012年11月以來,雲南省125個氣象站點僅有22%的站點為正常年型,78%的站點為偏少∼極少年型。加之2月上旬以來,全省旬平均氣溫比歷年同期偏高3.0℃。雲南省大部地區無降水,溫度偏高突出,日照充足,加劇了水分蒸發及土壤失?,大理、楚雄、保山、玉溪、曲靖等州市旱情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對當前在田農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

  數據統計顯示,全省糧食作物因旱受災232.1萬畝,成災106.4萬畝,絕收26.9萬畝。經濟作物和林果因旱受災達208.7萬畝,成災82.2萬畝,絕收15.3萬畝。其中,小麥受災76.7萬畝,豆類受災62.2萬畝,蔬菜受災48.4萬畝,茶葉受災14.6萬畝,咖啡受災7.8萬畝。

  據了解,雲南當前受災、成災面積比2012年同期分別減少171.2萬畝和46.4萬畝﹔但絕收面積比2012年同期多了9.4萬畝,預計全省因旱災造成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其中,以大理、楚雄、保山、玉溪、曲靖等5個州市受災較重。

  災情發生后,雲南各地農業部門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相應的防災抗災和救災工作。截至目前,農業廳先后派出4個工作組,深入受災較重的地區,察看、核實災情,指導各地採取有針對性的抗災救災措施,因地因作物加強抗旱保苗,最大限度抑制旱情的不利影響,挽回災害造成的損失。如楚雄州推廣抗旱力強超級稻種,西雙版納州?海縣抓住節令搶災雙季稻,麗江永勝縣落實科技措施保增糧。

  農業廳相關官員表示,對已進入收獲期的蔬菜、冬早玉米等作物,應及時組織收獲,節約用水﹔對因干旱造成絕收的地塊,及時補栽補種早春玉米、早春馬鈴薯、早春蔬菜等短平快作物,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增加收入﹔而對水源條件差的山區、半山區,應備足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抗旱種子,及早做好集中育苗和營養袋育苗准備工作。(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