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警方對龔愛愛已立案多日,卻遲遲不發布信息,引起輿論的質疑和誤解,何必呢?
新華社記者日前從陝西省神木縣了解到,當地警方已於1月27日對“房姐”龔愛愛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進行了立案。2月4日,按程序依法對龔愛愛刑事拘留。
兜了這麼大一個圈子,驀然回首,公眾才驚訝地發現,“失蹤”了多日的房姐原來早已被當地警方控制了。這不免讓人產生一種被愚弄的感覺,不是下落不明嗎?不是還未立案嗎?
回顧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從1月16日網曝神木“房姐”龔愛愛兩套身份、在京20多套房開始,隨著戶口的增多、房產的累加,公眾的情緒也不斷發酵,公安部、最高檢也予以高度關注。按照常理,對於這樣的公眾輿論熱點,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理應及時公開披露相關信息,以回應民意關切。
然而,公眾看到的卻是一團扑朔迷離的迷霧。
當地政府部門不僅沒有及時披露調查進展情況,也沒有在立案、刑拘等關鍵性的節點上有任何主動公開的舉動。即便是在媒體再三追問的時候,要麼拒絕回應,要麼含糊其辭。這種信息的混沌狀態,一方面加劇了公眾的不信任情緒﹔另一方面,也在客觀上使得猜測滿天飛,房姐“失蹤”(甚至有人說她已經潛逃海外)的信息也甚囂塵上。
也許,當地還在斟酌何時披露案件調查進展為宜,也許確實有辦案保密性的考量,但是,面對洶涌的公眾輿論,這種“保密”考量顯然加劇了公眾的誤解,也並不利於整個事件的走向,甚至放大了事件的惡劣影響。
在公眾輿論的醞釀、發酵過程中,當地其實可以有限度地及時公開披露相關信息,這種公開也能夠與網民形成某種良性互動,共同推動事件的進展,從而形成一定的社會共識。
其實,當地完全可以在事件剛剛開始發酵的時候,多一些解釋,多一點坦誠。如果這樣做,公眾何須在房姐事件上浪費這麼多感情,當地政府也不會流失這麼多的公信。
□胡印斌(媒體人)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