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峽:近300人寒風中站一上午等待領導“送溫暖”--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河南西峽:近300人寒風中站一上午等待領導“送溫暖”

2013年02月05日14: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等待領導“送溫暖”,近300人寒風中站了一個上午

如此“送溫暖”,涼了一片心

每年春節前,各級黨委、政府都會安排向困難群眾“送溫暖”活動。今年春節的“送溫暖”活動搞得怎麼樣,“送溫暖”的干部是不是認真地把“溫暖”送到位了,被“送溫暖”的群眾是否感覺到了溫暖,廣大群眾又是怎樣看待這種“送溫暖”活動的?本報“年關看作風”系列今天推出“送溫暖”專題,關注各地的“送溫暖”活動,聽基層黨員談他們“送溫暖”的親身經歷,探尋如何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的現實路徑。

  ——編 者

時下,“送溫暖”活動正在許多地方展開。但是否“溫暖”,卻不應由“送”的一方來評價。不久前,南陽網發布了一篇關於“送溫暖”的宣傳報道。文中說,近日,河南西峽縣工信局院內人頭攢動,一份份慰問金、一袋袋面粉發放到289名困難職工手中,縣總工會把縣委、縣政府的關愛及時送到了困難職工的心坎上。

在西峽縣這次“送溫暖”的現場,農業系統的職工老文(化名)就站在等待救助的人群中間,翹首期盼工會承諾的幫助。按照通知,這近300名困難職工要求早上8時前就來到指定位置,領取救助物品。老文揣著熱乎乎的心,早早地來到了縣工信局。

老文雖然在機關工作,但日子過得很緊。妻子沒有工作,母親長期生病,全家的生活就靠老文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在貸款買了一套二手房之后,每月幾百塊錢的房貸,更使全家生活捉襟見肘。幾個月前,他向工會申請救助,希望在春節“送溫暖”的時候,能給他一些幫扶照顧。

老文到的時候還不到8時,院子裡已經密密麻麻站滿了人,大伙兒都在耐心地等待著。慰問物品大米、面粉、食用油一堆堆碼放。走廊上懸挂著橫幅,上面寫著“縣總工會春節送溫暖活動啟動儀式”。時節已是三九天,室外大約是零下六七攝氏度,滴水成冰。在院子等了大約半個小時,儀式絲毫沒有開始的跡象,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院子裡冷風刺骨,人們沉默地等待。9點鐘,一名工作人員通知,縣領導還沒有到,要等到9時半,隨后又推到10時,讓大家耐心。這時,工會的人將前100名困難職工按照10人一組排隊,以便領導來的時候,有序地發放救助金。

終於等到了10點鐘,可是還沒有看到縣領導的影子,院子裡等待的人們不時地抱怨著,有的搓手,有的跺腳,有的來回走動,以此取暖。老文當時在風中已經站立了兩個小時,“雙腿又酸又痛,渾身又冷又累,隻好不停地變換著站的姿勢”,又等了大約20分鐘,3名領導終於在大伙期待的注視中姍姍而來,緩步走向主席台,各自落座。主持人向大伙介紹了到場的領導,接著3名領導輪流照稿講話。

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了這些出席的領導,他們是縣四大班子領導、縣總工會主席、縣工信局局長。他們講話都講了什麼?幾位受訪職工都表示沒有印象。老文回憶,內容無非是“高度重視”、“科學組織”、“工作扎實有效”等,這樣照本宣科又過了半個多小時。接著,在攝像機的拍攝和工作人員的引導下,3名領導走下主席台,將慰問金遞到幾名困難職工手中。事畢,領導在稀稀拉拉的掌聲中,匆匆離去。

之后,發放開始,老文在經過體力透支、寒風煎熬、領導講話3個多小時“折磨”之后,排隊、簽字、身份核實……將近中午,終於領到了慰問品。有一位農科所的張姓職工,領到慰問品后看時間是11時50分。他說,“送溫暖”是好事,可好事咋就成了個套路,成了給人看的空架子?我們真被這個套路折騰苦了!老文嘆了口氣:“拿著這些物什,我的心裡竟一點也感覺不到溫暖。”

西峽縣總工會在發布的新聞稿件中說,他們開展“送溫暖”活動20年,籌資累計1200萬余元,幫助困難群眾累計10余萬人次。多年工作的努力,成績或許存在。但如果努力只是為了這最終數字的光鮮,那做的一定是“面子”而非“裡子”。這些數字的價值也必定大打折扣。(王漢超)

分享到:
(責任編輯:仝宗莉、段欣毅)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