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熱議反對浪費:“浪費把消費帶進死胡同”--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餐飲業熱議反對浪費:“浪費把消費帶進死胡同”

2013年01月26日08:28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1月24日下午,中國烹飪協會組織召開餐飲業“反對鋪張浪費倡導文明節儉就餐”研討會,20多家著名餐飲企業代表暢所欲言﹔同一時段,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北京烹飪協會、北京西餐業協會組織發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倡議,十家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積極響應。怎樣才節約?如何反浪費?反浪費會不會妨礙拉動消費?反浪費怎樣避免一陣風,實現常態化?餐飲界代表的心情就像眉州東坡集團董事長王剛所言:“我們有話說”。

  提高效益要靠節約

  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李薇薇、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邢穎等指出,餐飲業是窗口行業,對社會風氣具有輻射作用,無論從社會影響,還是行業發展角度,都絕不能允許浪費。

  針對“浪費拉動消費”的錯誤思想,李薇薇等指出,浪費是不可持續的消費,會把消費帶進死胡同。

  李薇薇指出,反對浪費不是不要擴大消費,而是為了更好地拉動消費。在當前“促消費、保增長”的背景下,我們要千方百計擴大消費,但堅決反對鋪張浪費。要倡導適度消費,拒絕過度消費﹔倡導健康消費,拒絕大吃大喝﹔倡導綠色環保消費,拒絕“一次性”消費﹔倡導理性科學消費,拒絕盲目攀比消費。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拉動消費、提高效益最終隻能靠創新。

  邢穎說,我們對創新經營有信心,要根據市場形勢和餐飲市場的變化,創新經營思路,合理調整菜品結構,科學謀劃營銷策略,積極開展外賣業務,以方便廣大消費者靈活用餐,從而在創新軌道上促進消費。這才是促消費的正道,才能可持續地拉動消費。

  商務宴請最浪費,快餐族最節約

  調查發現,造成餐桌浪費有多方面的原因:中國人“好面子”的傳統觀念在餐桌上起了很大作用,“消費講排場”、“盲目點菜”、“公款消費”分別佔了20.87%、18.7%、16.96%。

  餐飲業界反映,商務宴請等消費形式的浪費情況驚人。由於商務宴請以公款消費為主,普遍存在“講排場”心理,消費者又怕丟面子不打包,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以工薪、白領個人消費為主的快餐族的浪費明顯偏少。在寧波市來必堡國醫街店,就餐的多為附近公司職員,用餐者基本都按需點菜。該店店員証實,快餐店日接待就餐人數約1000人次,多以上班族個人消費為主,所以,一天下來,殘渣剩菜隻有一筐。

  餐飲業結構不合理也是浪費

  在我國,目前在中高檔酒店用餐的公務、商務消費佔了相當比例,高端消費主要集中於高檔星級酒店。人均消費價格最低在500元以上,最高可至上萬元。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制的完善、廉政的加強,公款消費、商務宴請導致的大吃大喝現象必將得到進一步遏制。中等消費水平餐廳主要集中於社會餐飲,以正餐、休閑餐為主。人均在200元左右,服務對象不穩定,企業競爭最為激烈。中低端消費群體較多,人均消費在100元以內,餐飲服務方式靈活,經營方式多樣。

  餐飲界代表指出,當前我國餐飲業結構不合理,原本應呈現出橄欖形,也就是高端和低端小,中端也就是大眾化餐飲。而目前,卻呈現出中間小、兩頭大的啞鈴形。我國大眾化餐飲服務不足,中端消費人群到高端場所消費本身也是浪費,對這種結構進行調整能在更大程度上減少浪費。

  反浪費要從文化入手

  專家透露,2011年全國餐飲類人均消費價格在64元/次,每周外出就餐2-3次成為消費頻次的主流,上海和北京成為全國人均餐飲消費最高的前兩名城市。但上海居民餐飲消費結構中大眾化餐飲消費佔主體,其對高端餐飲的需求與廣州、北京略有不同。上海市民對各類套餐的價格高低相當敏感,一些價位相對較低、制作精良的商務套餐、白領套餐、家庭套餐比較受歡迎。這說明,上海務實的餐飲文化對於遏制浪費發揮了重要作用。

  “遏制浪費也要從餐飲企業的管理細節入手。”邢穎說,企業要加大經營管理力度,積極開展節能改造,不斷提高水、電、煤、氣等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能源浪費。

  中國烹飪協會代表餐飲企業建議,從社會、市場、行業層面來全方位堵截餐飲浪費問題,以形成長效機制:建議全國文明辦將倡導節約文明餐飲消費與建設節約型社會相結合,號召全社會都重視起來﹔國家主要新聞傳播媒體要重視和常年宣傳﹔轉變講排場的舊風俗、舊習慣、倡導文明節約風氣,培養健康的餐飲消費觀念﹔充分發揮各有關行業協會作用,採取措施、引導優化地方餐飲消費結構,培育和壯大大眾化餐飲市場﹔通過各地方先行立法、約束食物浪費行為﹔引入獎懲機制,逐步推進分餐制﹔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從餐桌上和餐桌后兩方面減少餐飲浪費。

  (本報記者 董山峰)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責任編輯:盛卉、蘇楠)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