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機場定位為大型綜合樞紐--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北京新機場定位為大型綜合樞紐

韓旭

2013年01月25日08:45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訊昨日,市人大代表、首都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光輝表示,首都新機場(首都第二機場)的建設方案已經通過國務院批復,相關准備工作正在研究,機場定位也已明確,首都新機場的定性跟現在的老機場一樣,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的樞紐機場。此前,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助理朱文欣表示,新機場爭取在2018年具備使用條件。

  據介紹,去年12月22日,國務院已批復了首都第二機場的預可研報告,將來可研報告還要經過國家發改委批復,現在是方案的深化階段。

  昨天上午,市人大代表、首都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光輝向記者介紹了國務院剛剛批復的首都新機場相關工作的進展。

  張光輝透露,首都新機場的定位已經明確,將堅持與首都老機場一樣的大型的、綜合性的樞紐機場。本期建設規模按照客流量7000萬的標准建設,預計2017年、2018年投入使用,到2025年達到容納7000萬吞吐量的建設標准。

  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助理朱文欣此前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爭取在2018年具備使用條件,建設民用跑道6條,其中本期建設4條。

  目前,市發改委正在提前加緊研究機場的水、電、氣、熱、路等具體方案,從國際大型航空樞紐發展客觀規律來看,布局臨空經濟區,往往對航空物流、旅游業、會展業、進出口等方面會有很大的帶動作用。這意味著新機場的建設將大大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區域品位將大幅提升。

  根據規劃,新機場位於大興區邊緣地帶,距離中心城較遠,基礎相對薄弱。北京關於建設中心城區至新機場的軌道交通線路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配套設施也將隨新機場的建設腳步逐步啟動。

  □對話

  新機場投入使用前期吞吐客流量三四千萬

  京華時報:去年12月22日,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已經對北京新機場(二機場)項目的建設作了批復,圍繞新機場的准備工作已經開始,請問新機場建設的定位是否已經確定?

  張光輝(首都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二機場也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的樞紐機場,本身的定性跟現在的老機場是一樣的。

  因為按照北京市航空市場的預測,未來大概能達到一億五千萬左右的客流量,這麼大的人流放在一個地方集中和疏散,這是很難完成的服務任務,必須兩個機場。

  京華時報:我們知道T1、T2、T3航站樓都是不同航空公司進駐,那麼新機場建成后,航空公司進駐機場方面有什麼考慮?

  張光輝:這是一件復雜的事,沒有定論說誰過去誰不過去,也是在研究的過程當中。航空公司也要去研究,它是在老機場運營好,還是新機場運營好。特別是有些航空公司,在老機場有自己的基礎設施、辦公設施、維修設施等,如果搬到新機場,要投入新的運營成本。所以,航空公司會有自己的選擇。

  京華時報:也就是說,不會隻選取一兩家比較大的航空公司進駐?

  張光輝:整體來說,要體現發展。可能不會出現我就在老機場運營不去新機場,或者我全搬去新機場的情況,它會兼顧,然后有側重,比如哪個機場為主、哪個機場為輔。類似上海,國航在虹橋機場、浦東機場都在飛。但從運營成本和航班的銜接來說,大型的航空公司會以一個機場為主。

  京華時報:新機場建設方案的招標工作進展如何?

  張光輝:有三個方案要進一步優化,具體什麼時候出還沒確定。

  京華時報:目前,我們都為新機場的建設做了哪些准備工作?

  張光輝:二機場方方面面在做准備,因為國務院剛剛批復,還沒有具體動作。大興區政府也表態,為了新機場建設做了4年准備,他們做了很大的貢獻。

  京華時報:下一階段,我們將開展哪些工作?

  張光輝:剛剛批復,中間還有一個立項,預可行性研究階段。這個階段完了,還有一個可行性研究階段,要把所有設施設備和建筑規模、資金來源都要定下來,這個還需要國務院批,批下來以后才能動工。

  京華時報:新機場建成后能為首都老機場分流多少客流量?

  張光輝:本期建設的規模按照(客流量)7000萬規模建立,2025年建成。新機場建成以后要本著10年內不擴建的思路。這次是按照2025年的規模去建,現在前期建設預計到2017年、2018年建成,能容納客流量3000萬到4000萬。

  首都機場去年剛達到8000萬的吞吐量,所以下一步我們要研究在新機場建成前的這幾年怎麼辦,老機場要當做一個課題來研究。

  本版採寫本報記者韓旭

分享到:
(責任編輯:盛卉、仝宗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