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昨日就1月8日上午9時9分發生的地鐵車廂脫軌事件再次發布新聞稱,事故調查專家組專家已抵達昆明,並立即進入事故現場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同時,全面對空載調試運行階段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整改,滿足載客試運營標准。
排查整改可能存在的問題
通稿稱,1月8日上午9時9分,昆明地鐵首期工程南段列車在空載調試過程中,列車上行至離斗南站約500米段時第一節車廂脫軌,未顛覆,導致司機室暖風裝置墜落,造成司機室值班司機一死一輕傷。事故發生后,市政府領導及市有關部門及時趕至現場,迅速成立了由相關部門和國內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專家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市政府領導要求必須迅速查明原因並盡快公布調查結果,同時全面對空載調試運行階段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整改,滿足載客試運營標准。
事故調查組立即展開調查
目前,事故調查專家組專家已抵達昆明,並立即進入事故現場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事故調查工作正在進行當中,調查結果將在查明原因后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按《昆明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規定,地鐵列車載客試運營前,要進行空載試運行,空載試運行期不少於3個月。空載試運行主要是測試人員、設施水平等,為載客試運營作准備。
受輕傷員工已能正常行走
事故發生后,昆明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妥善做好善后工作,並趕赴醫院探望受傷員工。目前,受輕傷的陳俊民傷勢穩定,已能正常行走,精神狀態穩定。
現場回訪
事發現場已無人員看守
昨天下午2:40,晚報記者再次來到事發現場。隻見地鐵車輛仍和8日時一樣,停在原地。破損的司機室一頭朝向昆明主城方向,列車頂部有個大窟窿。此外,和前天不同,記者在現場沒有見到工作人員在看守,也沒有見到原來頻繁在軌道上進行調試的地鐵車輛。
市民聲音
希望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有意外。”“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希望能確保正式運營后的安全。”“地鐵一般還是安全的,我們還是信任的。”昨日,有市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昆明地鐵脫軌事故發表了看法,他們認為在試運行階段出事可以理解,但希望能夠徹查軌道交通安全問題,消除隱患。(張勇)
關注傷者
受傷司機陳俊民已離院
脫軌事故發生后,120急救人員將19歲的受傷司機陳俊民送往官渡區人民醫院救治。昨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昆明市官渡區人民醫院五官科住院部,醫護人員介紹,陳俊民已於9日早上離開醫院。
陳俊民今年19歲,宜良人。事故導致陳俊民的鼻骨骨折,后腦部有血腫,屬於輕微外傷,沒有生命危險。根據傷情,他被安排到五官科住院部26號病床治療。
昨天上午,記者再次來到五官科住院部,發現陳俊民已經不在26號病床。醫護人員稱,陳俊民已於9日早上離開了醫院。“他的臉上還有一點傷痕。”與陳俊民同病房的病友告訴記者,當天早上,陳俊民是在工作人員和家人的陪伴下離開病房的,他精神狀況看上去還不錯。
對 話
死者比陳俊民小一歲
經過多方打聽,記者了解到傷者陳俊民已經悄悄轉到另一家醫院進行治療。陳俊民剛剛辦理好入院手續,記者的出現讓陳俊民及隨行人員多少感到有點意外。陳俊民的頭面部有些外傷,傷得最重的是鼻子,醫生說是鼻骨骨折,軌道公司的通稿顯示,地鐵駕駛室中的暖風裝置砸到了陳俊民。
記者:鼻子是怎麼傷的?
陳俊民:斷了。
記者:當時是被什麼東西砸到的?
陳俊民:對,是被東西砸到的。
記者:什麼東西有印象嗎?
陳俊民:這個沒有。
記者:當時你的同伴是個什麼情況?
陳俊民:這個不能說。
記者:他是你的徒弟是吧?
陳俊民:對。
此時陳俊民身邊的隨行人員發出劇烈的咳嗽聲,他的回答開始顯得有些遲疑。從他不多的話語中,記者得知他畢業於昆明鐵路機械學校,已經在上海拿到了城軌駕駛的相關資質。
記者:當時是個什麼情況?
陳俊民:這個到后面會有通稿的。
記者:當時你是做了一個什麼操作?
陳俊民:就是列車的緊急制動。
記者:那是什麼東西砸到了車窗你有印象嗎?
陳俊民:這個后面會整出來的。
病房裡除了兩個陳俊民的同學外,其他人都沒有表露身份。陳俊民的同學說,他們是軌道公司派來安撫照顧陳俊民的,他們都來自昆明鐵路機械學校城軌運營專業,意外死亡的值班司機是他們的學弟,大約比陳俊民小一歲,不過他們不願意透露死者的名字等相關信息。(王勁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