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袁厲害沒有停止過收養棄嬰,也不斷面臨著房子不夠住的窘境。她找到縣人民醫院北門家屬院對面的一處廢棄的加氣站,給孤兒拾掇一個住處,起名為“花園”,不遠處是當地縣城的別墅區。
這片“花園”不過是兩間平房和一個窩棚。2011年9月,河南當地一家媒體記者張君瑞走進這裡,看到孤兒“就像牲口一樣在地上滾來滾去”。他們睡的床不過是用磚塊和木板壘起來的床鋪,木板上還鋪著麥秸。這群孤兒一見到陌生人手中的方便面和面包,就涌了過來。
如今,“花園”早已被拆除,上面建了一棟闊氣的三層白樓,旁邊的垃圾裡還能看到一隻印有喜洋洋圖案的氣球。相比之下,失火現場早已被當地警方封鎖。如今,火災原因尚未調查清楚。
大火后,張喜梅也被警方傳訊。她對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說,當天早上快到8點30分的時候,在腿快邁到門檻的時候,她還轉身把小雨抱進一樓東北角的小臥室,把她放到床上,蓋上被子。
一直以來,她都在盼孫子。6年前,張喜梅在路過蘭考縣人民醫院門外的一間鋪子時,聽到孩子的哭聲。她走進鋪子,遇見袁厲害和她收養的幾個孩子。張喜梅向袁厲害“求孩子”,袁厲害把小雨抱給了她。
不過,張喜梅把小雨抱回家后不久,在體檢時發現,這個“外表看著沒毛病”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張喜梅和袁厲害一起把小雨送到河南省人民醫院治病。幸運的是,小雨的心臟病通過手術基本治愈,而且接受的是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免費醫療。
不久,小雨的七口之家又多了一個新成員,就是患有嚴重唇?裂的扎根。袁厲害把扎根也“送”給了張喜梅。不過,扎根差一點就沒能列入這個家庭名單裡。袁厲害說,扎根治療唇?裂的時候,因為修復傷口感染而領到了病危通知單。
這對姐弟的家在蘭考縣城關鎮10多公裡外的農村,雖然不能用“一貧如洗”來形容,但是也找不到值錢的家當。農家小院裡,有兩間平房,一間牛棚和一個雞窩。朝南大一點的屋子被兩個黃色組合櫃隔成堂屋和睡房。靠北牆的木櫃上有七八條裂縫,裂縫周圍的黃漆掉了,裸出發白的木頭。堂屋裡,除了4張舊木桌子,不再有任何可以稱得上是家具的物件。
他們在這個農家小院留下了不少笑聲。孫亮表示這是“陰差陽錯碰到的緣分”。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女兒小雨喜歡唱歌,尤其愛哼他手機裡儲存的《常回家看看》。她會自己編詞:“爸爸回來了,媽媽回來了,我也回來了。”
他手機裡的照片記錄了這個4歲小女孩的成長過程。小雨生下來鼻梁兒塌,眼間距寬,雙眼還向右上方斜。兩三歲時,她胖了,眉眼也長開了。
在他的印象中,兒子扎根的脾氣倔。家裡收玉米的時候,他“一口氣往袋子裡裝了七八個玉米”。他提不動,身子都直不起來了,還是要把布袋拖進屋。
就在火災發生的10天前,他們還在農村家裡生活。但奶奶張喜梅白天忙著去城裡,晚上還要趕回家,丈夫心疼“她每天來回跑,太辛苦”,就讓她把孩子帶到二層小樓一塊兒看管。
孫亮最后一次見到兩個孩子,是20多天的事情了。回憶往事,這位個頭不到1米6的男人,黃豆粒大的淚珠順著他皸裂的臉往下淌,滴在他的灰白色外套上,成了一道道黑杠。
院子裡,扎根平日裡騎的沾著泥土的綠色滑板車還停在那裡。
他們生命留下的最后記錄,是一張笑得被擠彎腰的合影
1月4日早上8點30分左右,袁厲害懷孕5個月的女兒杜鵑吃過早飯,走到蘭考縣皮鞋廠附近的路上時,抬頭一看,“媽媽家那個位置直冒煙,又黑又濃”,嚇了一跳。
她丈夫郭海洋飛奔到二層小樓。一股熱浪迎面扑來,濃煙夾雜著異味直往他鼻子裡鑽。房子的木門正在燃燒,“火苗躥到20公分以外”。他試圖進屋去救孩子,但是頭還沒伸進房門三分之一,就感覺“頭發被燒焦,臉部像沾上了烙鐵”。郭海洋披著浸水的棉被再次往屋裡沖,但發現“濃煙把房間整得比深夜還黑”,就像掉進了火爐裡,“快被烤出油了”。
郭海洋在房間裡撐了不到半分鐘就再次退出來。他跑到院子東北角,扶住牆吐起來了。
這位成年人沒有聽到孩子的聲音。事實上,這些身體不健全的孩子,幾乎沒有任何能力逃生。那兩個躺在床上的不超過1歲的嬰孩兒,都是在去年被父母丟棄后被送到袁厲害家。除了袁厲害,沒有人能說清楚這兩個短暫的生命是如何交到她手上的。
這其中的小十也有機會躲過一劫。在那場“五家單位聯合行動”中,當李美姣想抱起來一個“不能走路,要扶著板凳”的男孩時,身邊有人推了她一把,“像是袁厲害的兒子”。這個她也想送走的孩子,“可能是小十”。最終李美姣覺得就像討價還價一樣,勸服袁厲害送走了5個孩子,都是年紀很小的嬰孩兒,“沒養太久,感情沒那麼深”。
這些消失的生命,留下的最后影像,來自江西衛視《深度觀察》報道組的攝像機。2013年1月1日,這個攝制組來拍攝袁厲害的故事。編導吳倩文記得,就在1月3日那天下午,這些孤兒過得“跟平時沒什麼不一樣”。年紀最大的五孩呆坐在沙發上,其他人在屋子走來走去,或者在巷子裡嬉鬧。
稍顯不同的是,前兩天一直見到太陽的蘭考在這一天“冷得不像話了”,吳倩文穿了兩件羽絨服還“感覺自己的血液都要凍住了”。在路邊,她和同事買了兩個大厚口罩。這天晚上,在有取暖器的房子裡,袁厲害給孩子們包了白菜肉餡的餃子,“孩兒們吃得開心”。
一天她從院子裡出來,袁厲害領著一群孤兒跟說她再見。“這些孩子很激動,往門外擁,擠在一起,有幾個孩子還摔倒了”。她拿起手機拍下了這張照片。照片裡,袁厲害穿著紅棉襖、圍著黃絲巾站在院門的左邊,孤兒們在她身旁,笑得被擠彎了腰。
如今,這裡隻剩下被燒一大半的小樓,被黃色的警戒線攔著。這些孤兒中的10個被送到開封市福利院,洗上了熱水澡,穿上嶄新的深藍色羽絨服,還吃上了西紅柿炒雞蛋。但另外7個孤兒,永遠也回不來了。(記者 陳璇 韓俊杰 實習生 劉盾)
(來源:中國青年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