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思佳就開始打電話催促在安徽老家的父母早做准備來北京過年,“一定要讓他們來北方過一個暖和年,老家實在太冷了。”
2012年11月下旬以來,全國平均氣溫零下3.8℃,較常年同期零下2.5℃偏低1.3℃,為近28年最低。據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1月8日起南方地區低溫雨雪冰凍將再次加強。
“北方的孩子得瑟,南方的孩子哆嗦。”每年冬天,和思佳一樣,許多人對南北方寒冷天氣以及相應的供暖差異體會深刻。在今冬由北至南持續嚴寒天氣下,圍繞南方應否供暖、如何供暖的討論在網絡上持續發酵。
冷暖關乎社會公平
天氣越冷,思佳往家裡打電話就越頻繁,“北方有暖氣,想快點讓老人來這過幾天有暖氣的生活。”思佳甚至慶幸自己畢業后選擇北京並定居下來,對從小怕冷的她來說,留下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冬天再也不用經受南方的潮寒之苦。
“隨著南方極寒天氣頻頻出現和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供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南北差異供暖有不合理之處。”在某微博平台上,一些網民提出上世紀50年代劃定的南北供暖線是否應該更改,這一觀點很快得到更多網民的圍觀。
“南北供暖線”是指上世紀50年代,受當時經濟發展水平、能源等制約,中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定北方集中供暖區,主要包括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供暖室溫標准為16℃至18℃。網友“劉凱玲”認為,如果說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物質、能源匱乏,南方不具備供暖條件的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意義的南北供暖劃界已不能適應社會需要。
實質上,近些年來極端氣候頻發,特別是我國南方地區數度遭遇“冷冬”,一些專家提出,供暖分線之隔已成為關乎南方居民冷暖的民生大問題,其背后關乎社會公平。
在爭議的同時,少數南方省市開始在小范圍內探索“供暖”。公開資料顯示,武漢、合肥、杭州等城市已經有了居民暖氣的試點項目。但這些項目多限於一些高檔小區,普通百姓想過上有暖氣的生活,還是奢望。
如何供暖影響節能減排
記者採訪了解到,迫於濕冷難熬,一些城市居民“自己動手”給家裡裝上暖氣設備,由此也留下了安全性低、費用高、難持續等隱患。
趙永志家住安徽省淮南市,女兒剛滿一歲,70多歲的老母親和兩口子同住。“淮南冬天刺骨的冷,我們年輕人能扛,冷點無所謂,但是家裡有老的小的,看他們凍得覺都睡不好,實在不忍心。”
2012年11月底,趙永志下決心花了8000多塊錢購買了一個進口的天燃氣壁挂爐,加上暖氣片、人工安裝費,趙永志一共花了14000多元給家裡裝上了期待已久的暖氣。
暖氣裝上后,老人小孩在家裡活動自如,但每天30多元的燃氣費讓趙永志覺得有點高,“現在小區裡已經有好幾戶自己花錢買設備裝暖氣,如果裝的人多了,燃氣供應勢必就會有影響,現在對於這個的管理小區物業也沒有明確說法,以后也不知道會怎樣。”
專家指出,隨著南方極寒天氣頻頻出現和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供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要求越來越高,如果讓南方城市居民自行取暖,不採取有效的取暖方式,任由取暖方式自由化發展,不僅會有安全、壞境污染等問題,而且將不利於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將南方供暖、如何供暖提上議事日程,不僅是因為極端氣候天氣頻發,保障居民安居生活的需要,更關系到南方節能減排的潛在需要。”一位長期關注南方供暖問題的人士告訴記者。
政府應回應社會關切
面對網上如潮的討論和爭議,一些地方政府作出了相應回復。據媒體公開報道,針對市民對“能否集中供暖”的詢問,上海市發改委表示,目前上海還沒有就集中供暖開展研究,上海市經信委、市建交委等相關處室則表示,集中供暖是一個大工程,非單個部門可以解釋,目前各部門對集中供暖都還沒有具體政策措施。江蘇省住建廳相關人員在接受媒體詢問時介紹,江蘇沒有一個城市實現集中供暖全覆蓋,目前暫不考慮採取全面集中供暖。
但就總體而言,記者發現,就供暖會否提上議事日程、如何保障百姓溫暖過冬等問題,更多的省市則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記者就此採訪了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長安,他表示,面對供暖這樣一個涉及公眾基本生活的公共事件,政府首先應對市民關心的問題作出公開的回應。“這既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要求,也是進一步做好民生工作、親民愛民的表現。”
李長安認為,正因為南方地區對集中供暖有異議,政府更應該做好解釋和說明工作,首先應充分公開信息,聘請相關專家解釋說明原因,以回應質疑,消除民眾對政府行為的誤解。當然,對於要不要集中供暖,也可以採取廣泛征求民意的方法,將供暖成本、供暖方式等交由民眾自己決定。
“政府面對輿論熱點時,不能夠故意回避,而是要正確面對,並及時發布信息,積極回應公眾和媒體的質疑。對涉及全體民眾的民生問題,要採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如及時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明政府的立場,請專家詳細解釋採取行動的理由和科學道理,或者召開聽証會,請民眾代表參與討論和決策。”李長安說。
網友“陳波”建議,在回應公眾關切的同時,民生無小事,在極端天氣下,相關部門應致力於做好保障工作,比如針對學校、福利院、養老院等特殊機構優先做好防寒保障,比如對低收入人群發放取暖補貼等。(文中思佳、趙永志均為化名)記者 陳元 姜春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