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12月18日電 (王艷龍)近日,雲南會澤縣金鐘鎮竹園村被曝出辦准生証需先繳納1500元誠信計生履約金,經當地媒體報道后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該縣縣委外宣辦18日向記者通報稱,“會澤開展的誠信計生工作,創新了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機制,切實維護了廣大已婚育齡家庭的合法權益。”
日前,網友“@煙雲”發微博稱:“網友去辦准生証,會澤縣金鐘鎮竹園村委會說交1500的押金,到40歲退還,那還有14年,到時候都不知道去找誰?”並貼出圖片稱,12月12日,竹園村委會村民雷某某夫婦把這筆錢存在了曲靖市商業銀行。隨后雲南一本地以《想辦准生証、先交履約金》為題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報道說,竹園村支書承認收取雷某某夫婦的履約金,在該村生第一個孩子的履約金是500元,符合條件可生第二個孩子的夫妻需交履約金1500元。交了履約金后,如不違反計生政策,待女方到失去生育能力的年齡時,連本帶利退還履約金。該村從2011年10月開始執行這個規定,目前村裡有四五十人都交過履約金,共計六七萬元。
報道經網絡轉載后,受到網友廣泛質疑。網友“天國的童話”表示不解,直呼“這是國家的政策嗎?”另一網友表示“生個孩子難啊!”而網友tictac直言該行為“純屬亂收費”,並質疑說,“有的60歲還能生呢……這怎麼算?萬一中途離婚呢???退還是不退???”
對此,會澤縣委外宣辦18日通報稱,報道刊出后,會澤縣高度重視,安排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聯合金鐘鎮政府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了調查核實。
經調查,2012年12月4日,雷建林之妻陳春秀到竹園村委會辦理二孩《生育服務証》時,竹園村委會副主任安紹成告訴陳春秀,她簽訂了《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協議書》,按協議你需繳納誠信計生履約金1500元,之后陳春秀自願到銀行在自己的賬戶存入1500元履約金。
會澤縣委外宣辦介紹說,根據國家有關文件精神,會澤縣2011年印發了《會澤縣開展誠信計生工作的實施方案》,在全縣推行誠信計生工作。誠信計生由各鄉(鎮)計生部門組織村委會以村民自治的方式實行誠信計生管理,由村兩委研究制定《計劃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以下簡稱《章程》)、《誠信計生互助承諾協議書》(以下簡稱《協議書》),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報鄉(鎮)人大主席團備案后組織實施。《章程》規定:已婚育齡家庭在互相信任、充分自願的前提下,自願組成誠信計生互助小組,由已婚育齡家庭、誠信計生互助小組、村委會三方共同簽訂《協議書》,已婚育齡家庭按協議交納誠信計生履約金,直接存入其本人銀行賬戶,自己保管存折,便可自願選擇節育措施,優先享受有關獎勵優惠政策。過了育齡期,若無違法多生育行為,經村委會証明,便可連本帶息一次性支取履約金。
會澤縣委外宣辦表示,該縣開展的誠信計生工作,以人為本,創新了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機制,切實維護了廣大已婚育齡家庭的合法權益,深受群眾擁護和好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