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監會副主席劉新華:養老金管理應篩選專業化的投資管理機構--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証監會副主席劉新華:養老金管理應篩選專業化的投資管理機構

2012年12月17日10:39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12月17日(記者 李葉)今日,社會保障國際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發布式,中國養老基金地區失衡與財務可持續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証監會副主席劉新華在會上表示養老金的管理體制上應借鑒國際先進的經驗。

    劉新華指出,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同時也面臨很大的挑戰,近年來,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成績非常明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金制度已完善,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退休人員待遇不斷的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規模也不斷的擴大。城市和農村居民社保提前在制度上完成了覆蓋,成為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重要進程。這些成績的取得表明國家社會保障事業方面極大的向前,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建設還是滯后,不僅資金規模相對較少,保障能力有限,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明顯,而且資金管理分散,運營效率不高,保值增值的壓力很大,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保障體系的建設仍然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很重要的任務。

劉新華還分析說,養老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在養老金的投資管理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視資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各國的實踐時間來看,取得重大進展的國家和地區,養老保險的投資都是十分的重要,通過投資養老金獲得了比較好的回報。隨著養老金規模的不斷擴展,投資的范圍也不斷的擴大,保值增值的空間也應該是得到了拓展,如何使得養老金保值增值,這就顯得不僅是一個投資渠道的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實現養老金的可持續的問題。

劉新華強調說,養老金的管理體制上應借鑒國際先進的經驗,探索集中化的管理模式,不斷拓展養老金的融資渠道。觀察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有的做法,他認為,養老金的集中化管理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典型的例子就是類似新加坡和挪威,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公斤級,挪威的全球養老主股權基金等等,具體的這些例子大家都可以在不同的渠道獲得,並且可以看到,這些例子恰恰是集中管理模式帶來了比較好的回報。他指出,這種集中管理能夠提升管理的透明度,也有利於加強監管,在養老金管理過程當中,要堅持市場化的導向,通過市場化篩選機制選擇專業化的投資管理機構,有助於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回報。

分享到:
(責任編輯:羅旭、常紅)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