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論述】 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同提“三清”,體現對腐敗零容忍
十八大報告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
省委黨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世誼教授認為,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面對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四種考驗,必須從嚴治黨,深入推進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既是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為落實黨的十八大作出的各項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証。”
十八大報告中鮮明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被各界認定為未來反腐敗標杆。“‘三清’理念是我們黨根據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對反腐倡廉建設提出的戰略性目標,必將進一步堅定全黨戰勝腐敗的信心和決心。”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江裡程認為。
王世誼注意到,在十八大召開之前,“三清”已經寫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公報。“十八大報告和中紀委公報同提‘三清’,並不偶然,而是一種反腐的必然,釋放了深刻的信號,這表明中央對腐敗的零容忍。”
“三清”之間為何關系?江裡程分析,廉潔政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重要目標。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潔政治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廉潔政治的主要途徑。干部清正是建設廉潔政治的基礎,政府清廉是建設廉潔政治的關鍵,政治清明是建設廉潔政治的核心。“干部清正、政府清廉與政治清明,三者既有區別,又有內在聯系。政治清明必須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為前提和基礎﹔唯有建立健全政治清明的體制機制制度,才會造就越來越多的清正干部,保持政府清廉。”
標本兼治,從源頭預防做起
實現“三清”目標,應該如何行動?江裡程認為,必須走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圍繞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逐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進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
結合江蘇實際,江裡程覺得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大力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嚴肅紀律為抓手,督促黨員干部加強理論學習,增強黨性修養,堅持群眾路線,深入開展領導干部“三解三促”活動和“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強化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深入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使廉潔價值理念深入人心。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嚴厲懲處腐敗分子。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完善“四位一體”政風行風熱線媒體聯動機制,提升“12345”政府公共服務熱線平台功能,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著力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江裡程強調必須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項制度,不斷完善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江蘇省委於2010年制定出台關於構建反腐倡廉教育機制、權力運行監控機制、預防腐敗工作機制、糾風工作長效機制、懲治腐敗工作機制的意見和考評辦法等“5+1”文件,逐步形成了以“五項機制”為支撐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工作框架。
常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韓筱筠提出,僅僅教育黨員干部廉潔從政還不夠,預防職務犯罪的教育工作必須面向全社會、面向廣大人民群眾,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隻有形成了全社會積極參與預防職務犯罪的濃厚氛圍,預防職務犯罪教育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協力反腐,釋放社會監督正能量
十八大報告提出“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而十八大之后紀檢部門對人民群眾反映的腐敗問題的應對速度引起廣泛關注。
63個小時,重慶市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這個正廳級干部,因為微博上的不雅視頻在民間與官方的反腐互動中迅速倒下。無獨有偶,黑龍江雙城市人大代表孫德江,在微博實名舉報十余小時之后,就被當地紀檢委調查,現已被終止人大代表資格並免職。
有評論稱,反腐“提速”是各級地方政府對“三清”戰略構想的精准解讀和強力實踐。
反腐列車“提速”既反映了紀檢部門對民意的重視,更體現了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王世誼認為,我們既要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也應創造更多讓老百姓參與反腐敗工作的機制,充分調動他們的反腐積極性。
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在線即時調查顯示,77.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期待十八大后有關方面能提供更多便於老百姓參與反腐敗的渠道,其中50.2%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期待”。59.9%的受訪者表示,將來如果發現腐敗現象,會直接或間接地投入到反腐斗爭中。
黨的十八大代表、中科院南京分院黨組書記兼紀檢組長張興中認為,除了體制內的監督外,還要充分利用社會監督力量,比如媒體監督、網絡監督等。“網絡反腐的參與性、公開性、及時性,能有效彌補黨和國家機關內部自我監督的不足。因此,需要將網絡反腐等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讓社會監督的正能量得到進一步釋放。我們應該將豐富的社會資源和群眾資源納入到預防腐敗工作中來,形成社會合力,這也是在真正意義上保護我們的黨員干部。”
韓筱筠則建議,要大力推行政務、廠務、村務公開,完善公用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深化行政權力網上公開等,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暢通各類監督渠道。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