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去世后,社會各界非常悲痛,和他一起參加殲-15起降訓練的的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601所)黨委書記褚曉文,對人民網記者回憶了羅陽生前在航母的日日夜夜。
真正的大國離不開強大的海軍,強大的海軍離不開先進的航母﹔先進的航母離不開一流的艦載機。
隨著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交付訓練,我國採用什麼型號的艦載機,是進口還是國產?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神秘的面紗逐漸揭開。我國完全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生產的殲-15型戰斗機浮出水面,它由被稱作我國殲擊機搖籃的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著名的殲-6、殲-8等當時的我國王牌戰機都來自這裡。
在浩瀚淼茫的海域裡,能否在航母狹長的跑道上降落,關系到試飛員的安全,也關系到殲-15將來的命運,以及最終能否形成戰斗力,殲-15迎來了誕生后的首次大考。
按照計劃,羅陽登上“遼寧艦”,參加艦載機殲-15的起降訓練任務,對於航母和殲-15自身來說,這都將是最重要的一次訓練。作為殲-15的現場總指揮,羅陽感到責任重大、心潮澎湃。
“壓力之大,責任之重,難以想象。”和羅陽一樣在“遼寧艦”上參加殲-15起降訓練的褚曉文說。
由於訓練任務異常繁重,精神高度緊張,加之船上有保密要求,直到殲-15成功完成起降訓練,羅陽才跟妻子通了一次電話。“整個的任務都已經完成了,非常欣慰。”
作為生產廠家負責人、殲-15研發現場總指揮,羅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沒想到這次通話就成了他和家人最后一次通話。
“從上航母前一周到最后犧牲在艦上,羅陽同志行程緊張,非常勞累。”褚曉文對人民網記者回憶,“他率沈飛參加完珠海航展,就飛到北京集團公司參加會議。最后搭乘直升機飛赴大連“遼寧艦”,馬不停蹄。上了航母,把東西放好,一分鐘都沒有休息就上了塔台。”
褚曉文說:“我見他臉色過於疲勞,勸他說‘休息一會兒再干’。‘前面耽誤的活兒太多了,得趕回來。’他告訴我。”
就這樣,羅陽白天連續在航母的各個監測點一絲不苟地檢查﹔晚上又參加海事協調會,和試飛人員溝通。
“非常疲憊。”採訪中,褚曉文用的最多的就是這個詞,“要知道,他除了殲-15,還承擔著多個重點型號的任務。”
也許正是前期的疲勞疲憊,透支了羅陽本來強健的體魄。11月25日12時, 在“遼寧艦”完成艦載機起降訓練靠岸時,羅陽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最終英年早逝。
褚曉文沉痛地說:“羅陽殉職,可以說是我國航空工業的重大損失!”
“我們可以告慰羅陽在天之靈的是,艦載機殲-15已成為中國國產戰機新的驕傲!”褚曉文眼含淚花。★
(人民網沈陽11月26日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