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十八大--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綜合報道

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十八大

2012年11月12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1月11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以來,國際輿論對此持續高度關注。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均對德國《世界報》表示,十八大召開將為中國未來十年發展指明方向。施密特、基辛格認為中歐關系、中國與美國關系在十八大之后將保持延續性。

  《俄羅斯報》政治觀察員奧夫欽尼科夫表示,十八大是中國的重要歷史事件。他認為,中國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對於其他國家有借鑒意義。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卡拉什尼科夫在接受俄媒體採訪時表示,十八大將確定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除了打擊腐敗外,現在中國也在著力擴大內需。

  美國《僑報》周末在“周刊時評”欄目中刊載題為《中共十八大:堅持和平發展贏取國際環境》的評論。評論說,過去十年,可以說是中國的外部環境最為穩定的十年,也可以說是美中關系的“黃金十年”。過去十年,美中之間的最大成果,是建立和穩定了相互合作的伙伴關系,這已經成為跨越民主黨與共和黨政府的共識,美中高層之間的密切來往,已經成為機制。我們相信,這種關系必然能在兩國的政府換屆中,如同火炬一樣傳遞給下一代領導人。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克裡斯托弗·約翰遜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胡錦濤報告中的一個亮點是多次強調要增加全國城鄉居民收入,顯示出解決收入差距問題的決心。約翰遜說,他注意到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很具雄心的目標,也表現出中共致力於在繼續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注重公平和調節收入差距。

  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報道,在十八大召開之際,全球目光都聚焦中國。報道說,在過去十年裡,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快速的城市化到經濟迅猛增長,以及社會和政治發展,中國走過了許多發展的裡程碑,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西非經濟共同體執行秘書處副主任薩尼對記者說,中國經濟成就舉世矚目,充分証明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強,選擇了一條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這對國家和人民來說是值得慶幸的事情。西共體贊賞中國的偉大成就,相信中國共產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必將實現十八大提出的目標,希望西共體與中國合作關系邁上一個新台階。

  加納國家電視台波茲約向記者表示,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帶領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取得今天輝煌的成就。有理由相信,新一屆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集體一定能帶領中國人民戰勝一切困難,實現各項戰略目標。

  阿拉伯“政治時代”網站11日發表評論稱,中國共產黨十八大的順利召開,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繼續推進各領域改革的決心。評論認為,中國保持改革勢頭對本國乃至世界都將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一方面,中國經濟通過改革獲得強大發展動力﹔另一方面,中國過去十年基礎設施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就令人矚目。

  馬裡—中國友好協會負責人特拉奧雷表示,他非常關注十八大的進展情況。他告訴記者,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有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內容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特拉奧雷認為,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堅持科學發展的決定十分重要,這將加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加大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他說,中國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榜樣,是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南非大學學者帕魯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她非常關注中國共產黨黨章的修改和胡錦濤所作報告的關鍵詞。帕魯克說,把科學發展觀寫入指導思想,非常及時和重要,有利於推進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帕魯克說她去過中國8次,對中國發展印象非常深刻,親身體驗到科學發展觀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

  帕魯克說,她注意到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帕魯克表示,這些目標非常具體,有利於解決中國目前面臨的貧富差距問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烏克蘭共產黨網站發表題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長篇署名文章,對胡錦濤所作報告進行了解讀和分析,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及理論創新成果進行了介紹和闡述。文章指出,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致力於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樹立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榜樣﹔中國共產黨正在獨立自主地尋找將五千年文明古國建設成為世界強國的道路,祝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取得更大成就。

  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馬埃斯特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十八大是觀察中國未來政策走向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平台,胡錦濤所作報告更是極具研究和分析價值。他本人十分關注胡錦濤在報告中著重強調的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表態。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被証明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是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取得卓越發展成就的關鍵。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有利於維持中國的穩定,而一個穩定和持續發展的中國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瑞典日報》11日發表了關於中共十八大的長篇報道。文章說,十年來,胡錦濤提出的和諧社會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果。

  巴基斯坦《民族報》近日發表巴駐華使館新聞官吉拉尼的文章說,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發展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共十八大所作出的決定對中國十分重要,同時由於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也將對世界產生影響,為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貢獻。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對本報記者表示,十八大報告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非常了不起,如果能夠實現,將對中國經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巴西利亞郵報》11日發表社論稱,中共十八大將對世界經濟復蘇和巴西出口增長帶來新的希望。社論強調,最近20年,中國經濟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中國經濟正在從出口主導模式向內需拉動模式轉變,“大膽的變革、對知識產權的大量投入、鼓勵企業走國際化道路”,中國將因此領跑世界經濟,並拉開與其他國家的距離。

  哈薩克斯坦通訊社、哈薩克斯坦《時代報》網站、“哈薩克斯坦國際新聞網”等也對十八大進行了相關報道。

  (記者黃發紅、謝亞宏、溫憲、王恬、吳成良、李涼、劉睿、張建波、苑基榮、丁大偉、劉仲華、牟宗琮、王慧、吳志華、李中海)

分享到:
(責任編輯:賈玥、盛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