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塑形象
——来自新水源地及跨区域引水工程建设一线的报道(三)
特别“先遣队”特别能奉献
氾水,京杭大运河边上宝应县的一个古镇。我市新水源原水取水口就选定在这里,水质常年二类。全程83公里的跨区域引水工程在宝应境内占了一半还多。
去年2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迅速组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先遣队赴宝应工作。号令一下,市委组织部特事特办,连夜从机关部委办局及相关县区选调精兵强将,组建市驻宝应工作组。
不到一周时间,各路人员集结到位,打起背包奔赴宝应。
宝应沿途地形复杂,湖荡交错,沟河密布,更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西气东输及多条国家级航道等引水工程中的“拦路虎”。这给赴新水源地的市驻宝应工作组带来了诸多工作难度。
驻宝应工作组由城乡建设、水利、交通、环保、国土、规划等部门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由市政协副主席王锦胜挂帅任组长,与此同时,射阳、建湖、大丰、盐都、亭湖五县区,也相应派出得力的工作小组同日进驻宝应沿线各点。市新水源地建设领导小组在入驻宝应当天就成立了临时党组织,盐都等五县区也相应成立了党小组,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让支部建在项目上,让党旗插在工地上。
身处异乡,人生地不熟,还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做好征地、借地、拆迁等方面的工作。市工作组负责同志要求各小组及所有驻宝应人员,忠于职守,加强自律,与当地群众交朋友,叙乡情,在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的同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接受当地群众的吃请,说话文明,以诚待人。由于驻宝应人员远离家乡单身在外,明确要求做到“四个不”:即不违法,不违规,不出格,不出丑,坚决维护盐城形象,不丢盐城人的脸!并规定驻宝应人员,要和在盐城上班时一样,上班要签到,离岗要请假,晚上出去要两人以上。驻宝应工作组所有人员都清楚,这些看似苛刻的纪律制度,真正的核心就是两个字:爱护。
建设新水源地的首要工作就是勘察放线。在沿线,哪里是鱼塘、藕塘、蟹塘,哪里是高速公路,哪里是航道,不同的地形地貌施工方法就有所不同。几处顶管,几处倒虹,都需一一认定,为后续施工工作顺利开展铺平道路。在这83公里沿线上,市工作组的同志和各小组一起,发扬共产党员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靠着两条腿,走田埂,趟小河。
论证,再论证。肩负全市人民的嘱托,一定要把新水源地及跨区域引水工程做 好。史建设 摄
一线奋战的市驻宝应工作组,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使全市数百万百姓吃上优质水。史建设 摄
饿了,在当地群众家中借锅烧饭;累了,就在路边坐坐歇一会。他们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在放线设置界桩过程中,能不拆迁的尽量不拆,能不绕弯的尽量走直线,能不走村庄的尽量避开村庄,顶管工程能缩短长度的尽量缩短,能用机械开挖的决不用顶管作业。在放线过程中,凡是觉得还有调控余地的地段,他们不怕返工,不怕重来,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使整个管线达到路径最优、开支最省、设计最科学的理想线路。
异地工作还不同于在本市,必须得到宝应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与地方政府协调工作中,一定做到有礼有节。市工作组负责同志以诚相待,以诚感人,盐城同志的责任感和迫切愿望深深地打动了扬州市委、市政府和宝应县委、县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凡是涉及到新水源地的所有项目相关手续,扬州、宝应方面都伸出热情援助之手,审批是一路绿灯。
各县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岗位,他们面对的跨地区引水工程是一个全新课题。为补上这一课,市工作组组织他们学习土方工程施工、大口径供水管道施工以及地下顶管施工等技术规范,并组织人员到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参观学习,虚心请教,边干边学,大大增强了全体成员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的认知。
盐城,财政并不宽裕,为什么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投资近50亿来建设500万百姓安全饮水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因为,这项工程对于盐城人民来说太重要了。市工作组坚持越是耗资巨大越是要精打细算的原则,能省一块钱都是为全市的经济建设作贡献。
宝应县小官庄镇。
一条过境的高速铁路正在浇筑桥墩,而盐城这次引水工程的管线又刚好从桥墩之间穿过。勘察的同志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中铁建造方已经办妥了土地征用相关手续,那么过境管道的施工必须要通过高铁总公司的批准,这样一来,不光时间要拖上一年半载,不能如期完成新水源工程的建设工作,而且可能还要增加一笔不菲的投入。
事不宜迟,工作组立刻赶赴宝应县政府了解情况。当他们得知中铁公司土地征用手续还在办理之中时,同志们大喜过望,第一时间向后方汇报了相关情况。6月13日,市政府李逸浩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来到连淮扬镇高铁与我市引水管道工程交汇处,在听取了有关工程施工方案后,现场拍板委托高铁承建方先行埋设混凝土套管穿越高铁线。
加班,加班。一连几天,设计部门的同志不分昼夜地在一次次优化方案,争取做到最优。经过多次洽谈、协调,我方提出的施工方案得到了中铁公司认可。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大型机械资源,中铁公司先后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便将直径2.6米、长45米的钢制套管预埋铺设成功。这一工程的实施,不光为后期工作节省了时间,而且还节省了一笔不小的费用,就连宝应当地的干部都为之赞叹:你们盐城人有眼光!
这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责任!
“清水引进来廉洁立起来”
“响鼓还需敲重槌”!
尽管抽调的是各行业的优秀干部,但出发前,市纪委专门安排一名副书记为全体赴宝应人员上了一堂廉政教育课,并组织大家参观市廉政教育基地,同时打好预防针,举行了庄严的廉政承诺宣誓仪式。“我宣誓……”市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魏炜紧握拳头、面对鲜红的党旗,带领工程建设人员宣誓,声音铿锵有力。
市委对全体队员有政治交待:“这个工程要建成廉洁工程。清水引进来,廉洁立起来。这个工程建好了,就是一座丰碑竖起来,同时我们的干部必须要站得住,不能倒下。我不希望你们有一个干部在这个工程里倒下去。这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的承诺。”
市新水源地建设工程其长度之长及难度之大在我市市政工程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坟墓迁移、房屋拆迁、管道铺设,泵站征地等工作,都要涉及到当地群众的利益。因此,在市工作组开赴宝应之初,市委、市政府的负责同志反复叮嘱,作为盐城的重大民生工程,一定要确保沿途群众的利益不因工程的建设而损害。各工作组始终遵循这一原则,群众利益大于天。
大丰、亭湖、盐都、射阳、建湖五个工作小组分别驻扎管道沿途的氾水、安宜、小官庄、鲁垛、射阳湖五个乡镇。他们牢记“铁军”精神,心系百姓,服务人民,关注民生,多做实事,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处处为工程建设着想,在开支上能省则省。他们不住宾馆酒店,不计较吃住条件,租住农村闲置民房,靠前开展工作。各工作小组利用晚上时间认真学习《党章》、《党员干部行为规范》以及征地、拆迁、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维护整体形象。射阳工作组出台了节支严格的“七个不能”、行为举止“十个不准”,对大家的言行进行规范和界定,减少自由度,提高约束力,保持公务人员和盐城人的良好形象。同时开展“学习‘三员’争当新水源地建设标兵”的活动,即学习“驾驶员”,把准方向,集中精力的负责精神;学习“打字员”,工作认真,请人挑错,自我找错,知错即改的胸怀;学习“工勤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脏了自己,干净别人的高尚品质,心无旁骛地搞好引水工程。从去年5月1日起,党员坚持佩戴党徽,每天早晨七点播放爱国颂党歌曲,至今从没间断;他们还开展了手抄党章活动,利用100天的业余时间,每个党员将17200字的新党章一字不错地手抄一遍,一字不漏地细读一遍,一字不落地理解一遍。盐都、大丰、建湖、亭湖也相应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所有赴宝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让家乡父老早日吃上放心水、优质水。
亭湖工作组一位55岁的严士广同志,家属股骨头坏死影响行走,自己是颈椎压迫神经,需要手术治疗,他克服困难,积极投身引水工程建设。建湖县小组蒋建海同志的母亲和岳父长期住院治疗,需要陪护,但他主动与亲戚联系协商,安排护工,照看家人,在自己岗位上辛勤忙碌,无怨无悔。大丰区堤防管理处主任是一位年轻同志,被抽调至引水工程小组后,没有任何怨言。进驻后没有请过一天假。去年恰逢女儿高考,他说服家人,没有回家陪伴女儿一天。在宝应工作组,像这样公而忘私的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舍小家为大家,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盏灯,那就是不辱使命,为党旗争辉!
2月14日,在市政府召开的新水源建设工程办公室成员单位会议上,一位市领导再次告诫所有同志:“新水源地及跨地区工程建设即将全线、全面开工,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要确保使用50年以上,土一覆盖就是隐蔽工程,一旦出问题,哪怕是翻修一下,影响到千家万户的饮用,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对后人是不好交代的,那良心放哪去了?几百万百姓天天骂,也会把在座的骂死!”
会上,根据工程即将展开的新情况,市政协副主席王锦胜又提出了“五个不准”——不接受吃请;不插手工程;不介绍业务;不推销材料;不放弃原则。要求每位参与建设的指挥部成员真正做到政治上坚定,行为上端正,经济上清廉,工作上严谨,品德上忠厚,生活上节俭,业务上求精,做人上坦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待的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饮一江水两地一家亲
引水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沿线群众的支持。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依靠群众,加强与当地群众的联系沟通,让群众感觉到这项引水工程就是自家的事,是帮助别人的善举。
工作组进驻宝应后,首先强调的是各小组必须做好“两帮一挂”工作,即帮扶一名离退职村干部,帮扶一户特困户,挂钩一个村。“两帮一挂”是各县工作小组联系沿线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与沿线群众建立情谊树立盐城形象的“金钥匙”。
“锅不热,饼不贴”。宝应工作组的同志深知这个道理。他们放下架子,丢掉杂念,深入农户,建立友谊,全身心做好这项艰苦工作。
2016年7月,各县驻宝工作小组全面展开工作。建湖、亭湖组利用一周时间,逐户登门,详细了解各户的家庭概况,筛选分类,形成档案,并制订帮扶预案,定期回访,增加情感。每个成员都能主动到帮扶户家中对接,真心诚意地与贫困户“攀关系”、交朋友。盐都工作组走进当地小官庄镇的沿线各村,认真开展“帮扶”工作。他们先后组织了10多次的捐赠慰问活动,累计捐赠钱物4万多元。大丰工作组利用中秋节、春节这一两大节日,组织慰问困难户和老党员,同时帮扶了两个运行经费不足的行政村,并开展了“冬季送温暖”的活动,给老党员、困难户送去了棉大衣及生活用品等物。射阳工作组在“两帮一挂”工作中,共帮扶了孤寡老人3人、农村离退岗老干部5人、农村贫困家庭10户、挂钩村5个,先后发放帮扶资金10.5万元,其中工作组成员个人捐资达7000元、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3万元、为3个特困家庭申报了低保、为4个贫困农民落实了打工岗位、为管道沿线200户引进了家庭光伏发电、帮驻地朱斗村盘活了800亩荒地并洽谈了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初步解决一部分贫困家庭基本温饱问题,有力地增强了盐宝两地的情谊。拆迁户朱汝正逢人便夸“盐城的干部真好!”
鲁垛镇境内管道沿线共有10名孤儿,最大的19岁,最小的7岁,有的是父母双亡,有的是父亡母离,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生活十分困难。射阳工作组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孤儿本人见面、与孤儿家人见面、与孤儿村组见面,详细了解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后,积极同“盐城爱心之家”对接,寻求资助。“盐城爱心之家”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后,决定资助这10名孤儿学费直至大学毕业。2016年10月27日,“盐城爱心之家”的同志专程来鲁垛同10名孤儿家人签订了资助协议,并给予每人第一笔学费1000元。这一做法在当地广为传颂,《宝应日报》在头版、宝应电视台在《宝应新闻》里作了专题报道。
通过“两帮一挂”活动,极大地融洽了盐宝两地人民的感情,两地干群发扬“团结治水”的优良传统,为即将开展的工程建设营造了和谐的氛围。盐城赴宝应工作组全体同志也借此向宝应人民表达了盐城人饮水思源的真挚情怀,共同把引水管线建成两地人民亲如一家的感情纽带,为未来五十年的项目运营管理,打上这一情感的烙印,世代传承。 (本报记者 郑岁寒 严东鸣 通讯员 严虹雷 沈勇)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